吴振磊
- 作品数:80 被引量:4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特征
- 2019年
-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其中“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二是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在各个阶段都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三是始终坚持改革推动,通过体制机制、政策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始终坚持发展根本动力,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看作实现减贫的根本举措,坚持发展是反贫的前提和条件不动摇;五是始终坚持激发活力,推广开放式扶贫方针,多途径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六是始终坚持动态优化,根据各个时期宏观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贫困现状动态调整优化扶贫策略和瞄准对象,减少扶贫资源的错配和漏配;七是始终坚持广泛参与,积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多主体协同发展,汇聚扶贫力量;八是始终坚持继承提升,一方面做到了政策的延续性和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国际减贫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先进的理念与方式,融会贯通。
- 吴振磊张可欣
- 关键词:宏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扶贫开发贫困现状减贫扶贫策略
-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7
- 2008年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正确的认识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基础,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自身的优势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政府的有效支持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相适应,未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出现五大发展趋势: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 白永秀任保平吴振磊
-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路径
- "十二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背景是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进入了"后改革时代",中华民族进入了经济复兴的关键时期和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的预备时期。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题。围绕...
- 吴振磊白永秀
-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如何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
- 2013年
- 厘清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质,科学判断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白永秀吴振磊
-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
- 中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诅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资源禀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尚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本文以"条件收敛"假说为基础,构建了资源禀赋对人均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地域分布与储量前十名的18个省(区)19年的自然资源储量以及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大小的同时,对我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影响投资、受教育水平、开放度、R&D等社会经济变量,降低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岳利萍吴振磊白永秀
- 关键词: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增长
- 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十个滞后”问题被引量:13
- 2009年
- 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性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克服这些滞后问题,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 白永秀任保平吴振磊
- 关键词:经济改革经济发展
- 科教融合 学研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本科生专业核心课,围绕教学痛点,瞄准培养“读懂中国的高水平经济学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遵循“学生中心、科教融合、学研一体、持续迭代”的创新理念,开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延展—课程思政赋能—教学评价提升”五位一体教学创新实践。
- 吴丰华吴振磊
- 关键词:科教融合
- 专家眼中的西部大开发25年历程——我国西部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2024年
- 自1999年5月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在西安吹响,西部地区已历经25年的建设与发展。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开启了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个阶段;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第二个阶段。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三个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地区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25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如何?面向未来,又如何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西部新征程?我们听听专家的梳理与解读。
- 宣晓伟车文辉吴振磊董亚宁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中国式现代化西部地区开发
- 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特征与形成机制
- 文章介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提出,特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形成机制既包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也包含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的利益协调机制,还包含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机制。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
- 吴振磊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文化事业
-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路径
- 2011年
- "十二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背景是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进入了"后改革时代",中华民族进入了经济复兴的关键时期和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的预备时期。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应从产权结构、管理水平、发展结构等方面实现转型。
- 吴振磊白永秀
-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