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淑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护理
  • 5篇脑卒中
  • 4篇急性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康复
  • 3篇急性脑卒中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缺血
  • 2篇疗效
  • 2篇康复护理
  • 2篇护理模式
  • 2篇活质量
  • 2篇干预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12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2篇吴淑芳
  • 5篇朱祖福
  • 5篇杨江胜
  • 3篇顾志贤
  • 2篇潘卫平
  • 2篇徐萍
  • 2篇方琪
  • 2篇芮雪
  • 2篇王奚
  • 2篇沈丽萍
  • 1篇潘卫萍
  • 1篇周芳
  • 1篇袁丽英
  • 1篇徐璐
  • 1篇屈伟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ACI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情志护理、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比较两组功能康复[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记录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FM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促进了ACI患者的功能康复,改善了心理状态。
王奚吴淑芳潘卫平顾志贤徐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身心康复
分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MBI评分,观察组为(59.80±7.54)分,对照组为(54.70±6.92)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观察组为(9.79±1.16)分,对照组为(6.34±1.09)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顾志贤吴淑芳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具有血管危险因素抑郁发生状况及干预的临床研究
朱祖福吴淑芳陆梦茹
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针对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由以前的17.5%下降至13.5%。结论: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减少急性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机会,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淑芳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预防性护理
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时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将184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入院24 h内鼻饲肠内营养液的观察组(92例)和入院第4天开始鼻饲肠内营养液的对照组(92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鼻饲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A、IgG、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反应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鼻饲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同时减少鼻饲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杨江胜朱祖福沈丽萍吴淑芳屈伟方琪
关键词:肠内营养急性脑卒中营养状态住院费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ADL及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肩手综合征(SHSA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HS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HSA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SHSAS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芮雪吴淑芳潘卫萍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疗效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初发青年脑卒中(<45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变化、患者的依从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患者的依从性、治疗2周后与45 d后的NIHSS和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实施组中单元护理模式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对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芮雪吴淑芳周芳袁丽英
关键词:卒中单元青年脑卒中护理
多模式CT指导下觉醒型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多模式CT指导下觉醒型缺血性卒中(WUIS)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神经内科就诊,并在急诊多模式CT指导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WUIS病人28例(观察组);收集同时期发病时间窗<4.5 h的非WUIS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病人30例(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和14 d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及临床疗效和结局。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临床结局良好率分别为78.57%和75.00%,对照组为83.33%和80.0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PLT和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P<0.01),PT和APT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P<0.01);对照组变化趋势与观察组一致,但2组各时间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逐渐降低,Barthel指数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趋势与观察组一致,但2组各时间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多模式CT可作为WUIS病人静脉溶栓的可靠影像学依据,且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杨江胜朱祖福沈丽萍吴淑芳方琪
关键词:阿替普酶
导尿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导尿管固定装置,包括透明敷料、加压固定胶带、橡皮筋,所述透明敷料下设置有固定带,所述透明敷料上设置有所述加压固定胶带,所述加压固定胶带下表面设置有下粘胶,所述加压固定胶带上表面设置有上粘胶,所述加压固定胶...
杨江胜吴淑芳朱祖福
文献传递
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生-护士-家庭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有效率、TIA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 33%(P <0. 05);观察组TIA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分别为(1. 13±0. 82)次/月、(3. 42±1. 12)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87±1. 01)次/月、(4. 32±1. 30) min (P均<0. 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分别为(38. 43±5. 26)分、(39. 87±5. 06)分、(5. 37±1. 9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 13±4. 04)分、(42. 93±4. 11)分、(6. 73±2. 02)分(P均<0. 05)。结论三位一体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TIA患者的近期疗效,减少TIA发生次数,缩短持续时间,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王奚吴淑芳潘卫平顾志贤徐萍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