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珉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道疾病外周血T细胞表面受体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T细胞表面受体(TCR)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6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TCR,并以正常值为对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组、呼吸道感染组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外周血TCR值明显降低,分别为(2.89±1.76)%、(4.04±2.52)%和(4.32±2.09)%,与正常值(6.5±3.5)%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TCR在支气管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其免疫检测指标之一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2)
- 吴良霞吴珉陈莉李成海刘一雯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疾病
- 上海市城区7~12岁部分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
- 1995年
- 上海市城区7~12岁部分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2002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吴珉,周苓怡,奚刚强,帅海平,单西云我们于1992年至1993年对上海市城区7~12岁的部分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选择徐汇区和长宁区两所小学的...
- 吴珉周苓怡奚刚强帅海平单西云
- 关键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肥胖儿童甘油三酯房室传导阻滞缺血性心脏病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免疫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以上儿童血清IFN-γ(ng/L)、IL-4(ng/L)。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CD4^+百分率略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8^+比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CD4^+百分率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与对照组IFN-γ、IL-4、IFN-γ/IL-4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哮喘组IL-4水平略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IFN-γ水平低于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均存在细胞免疫失调,以Th2型细胞占优势。
- 吴良霞吴珉顾丹萍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T细胞亚群TH1/TH2
- 首次喘息患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喘息再次发生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探讨首次喘息患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喘息再次发生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生喘息的肺炎患儿108例(喘肺组),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121例(肺炎组),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ACE基因D/I多态性分布;对喘肺组患儿随访1年,记录喘息再次发生的例数和人次数。结果喘肺组、肺炎组DD、DI、II表达分别为48、26、34例;30、30、61例,二组间有显著差异(χ2=11.41P=0.0033)。喘肺组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46例,无哮喘史62例,DD、DI、II表达例数分别为22、12、12例和26、14、22例,基因多态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χ2=1.08P=0.5822)。对喘肺组患儿随访1年,有哮喘家族史46例患儿中,发生再次喘息者31例,共41例次,DD、DI、II相应表达分别为18、6、7例和26、7、8例次;未发生再次喘息15例,DD、DI、II相应表达分别为4、6、5例。再次喘息与未喘息病例ACE基因多态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4.18P=0.1255),而在再次喘息人次数间比较则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441)。无哮喘家族史62例患儿中,发生再次喘息22例,未发生再次喘息40例,DD、DI、II表达分别为10、6、6例,15、10、15例,ACE基因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χ2=0.69P=0.7084)。结论首次喘息患儿如ACE基因多态性表达为DD者,易致喘息再次发生,结合哮喘家族史,可成为喘息患儿再次发生喘息的预测指标。
- 张建华丁云芳吴良霞徐敏吴珉王子才盛锦云
- 关键词:喘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肺炎
- 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变化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节段或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159例节段或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急性期、恢复期的肺功能,并分析比较其变化。结果节段或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25%用力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FEF25)、50%用力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FEF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与预测值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各项指标均明显上升,但代表小气道功能的指标FEF50、FEF75、FEF25-75与预测值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节段或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时大、小气道均受损,恢复期时小气道损伤仍持续存在,定期随访肺功能有利于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预后。
- 郝春莉吴良霞张建华吴珉徐敏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
- 哮喘小鼠肺组织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和其配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配体IFN-γ诱导蛋白-10(IP-10)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地塞米松(DEX)、卡介苗(BCG)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分为哮喘组、DEX组、BCG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哮喘组分别于实验第1、3、5、7、9、11、13天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10μg致敏,第21天起予10g/LOVA5mL雾化吸入30min,1次/d,连续7d,激发哮喘。DEX组在雾化吸入前30min,按2mg/kg腹腔注射DEX溶液。BCG组在致敏前7、3、1d分别皮内注射BCG0.025mg。对照组用9g/L盐水代替OVA。各组小鼠于末次雾化吸入24h后麻醉并处死,取其肺组织置于40g/L多聚甲醛中固定,48h后取出,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CXCR3、IP-10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间小鼠肺组织中CXCR3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F=4.602P=0.008),IP-10表达亦有显著性差异(F=4.207P=0.012)。哮喘组小鼠肺组织CXCR3、IP-10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a=0.002);DEX组CXCR3、IP-10蛋白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29,0.019);BCG组CXCR3、IP-10蛋白表达较哮喘组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及配体IP-10参与哮喘发病过程,DEX与BCG可不同程度干预CXCR3、IP-10的表达。
- 吴良霞吴珉林晓亮张建华
- 关键词:CXC趋化因子受体3地塞米松卡介苗小鼠
- 致敏和哮喘小鼠腹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表达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抗原对巨噬细胞(Mφ)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复制致敏和哮喘小鼠模型。在不同时间段收集腹腔冲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φ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腹腔M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a抗原(MHC-Ⅰa)和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腹腔Mφ(×106/mL),BALF细胞总数、Mφ数(×105/mL),致敏组小鼠致敏后2、5、7 d分别为7.59±1.27、2.01±0.61、1.66±0.52;19.43±6.37、2.87±0.50、1.84±0.40;7.68±2.28、1.40±0.45、0.99±0.38,哮喘组小鼠激发后2、57、d,分别为16.62±5.56、3.63±0.79、2.55±0.72;15.34±4.22、5.03±0.56、2.99±0.42;17.10±2.04、5.05±0.75、3.15±0.37。致敏组、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致敏组、哮喘组腹腔MφMHC-Ⅰa和培养上清液TNF-α(μg/L)表达分别为44.09%5、9.28%;55.42±0.62,71.93±5.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致敏和哮喘小鼠腹腔冲洗液、BALF Mφ表达明显增加。MφMHC-Ⅰa和培养上清液TNF-α的表达明显增加。
- 张建华王宇徐敏吴良霞吴珉王子才
- 关键词:哮喘巨噬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肿瘤坏死因子
-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儿童重症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重症哮喘患儿40例。随机分为NIPPV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NIPPV组在解痉平喘、抗感染、祛痰、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于发病24 h内予NIPPV治疗;对照组除上述基础治疗外予鼻导管吸氧。监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4 h、8 h、12 h及24 h心率、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NIPPV组心率、动脉血pH值、pa(O2)、pa(CO2)及Sp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改善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治疗后,NIPPV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NIPPV组在治疗4 h、8 h的心率[(119±10)次.min-1、(97±12)次.min-1]、动脉血pH(7.28±0.06、7.34±0.04)、pa(O2)[(67±6)mmHg、(81±5)mmHg](1 mmHg=0.133 kPa)、pa(CO2)[(40±9)mmHg、(31±9)mmHg]、SpO2[(96.23±1.83)%、(98.04±1.32)%]较对照组心率[(125±11)次.min-1、(104±10)次.min-1]、动脉血pH(7.22±0.08、7.29±0.07)、pa(O2)[62±6)mmHg、(76±4)mmHg]、pa(CO2)[(46±9)mmHg、(37±7)mmHg]及SpO2[(95.05±1.69)%、(97.01±1.41)%]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48 h后NIPPV组患儿全部脱机成功,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应用NIPPV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有助于减缓重症哮喘的病情恶化,可提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是抢救重症哮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袁方张明军张建华吴良霞吴珉徐敏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儿童
-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分析被引量:47
- 2005年
- 吴珉吴良霞王子才方洁叶宇冰
-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合理用药毛细支气管炎
- 肺炎3种病毒病原检测及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中B组柯萨奇病毒(CVB)、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01年10月~2002年9月住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肺炎患儿血清CVB、CMV、EBV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种病毒总检出率38.6%,CVB-IgM、CMV-IgM、EBV-IgM阳性率分别为24.3%、8.6%、6.5%.结论 CVB在肺炎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是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主要病原之一;CMV、EBV也有一定感染率,虽感染率不高,但因其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也应警惕和重视.
- 吴珉王子才顾彬叶宇冰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肺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