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革平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3H指数:9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复制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然后对正常对照组之外的小鼠注射悬浊液,对正常对照组小鼠不予给药;对正常对照组之外的小鼠滴鼻悬浊液,将正常对...
- 吴革平朱宏岩章如新蒋琳菲
- 文献传递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_1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阐明nm23基因与喉癌组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P_(TM)(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染色方法,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_1的表达产物(蛋白)NDPK(二磷酸核苷激酶)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喉癌组织中nm23—H_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70.2%,在癌旁组织、喉乳头状瘤及息肉组织中均未见表达;nm23—H_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喉癌组织的增殖变大、出现颈淋巴结的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延迟而逐渐下降,即在T_(3-4)级病变阳性率低于T_(1-2)级 病变、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cN_(1~3))阳性率低于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cN_0)、在Ⅲ~Ⅳ期病变阳性率低于Ⅰ~Ⅱ期病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nm23—H_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生长部位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nm23基因的表达与喉癌的进展和颈淋巴结转移呈负性相关,可能在上述过程中起负性调控作用。
- 吴革平林尚泽
-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转移NM23-H1基因
- 经鼻内镜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33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3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均经鼻窦CT扫描明确诊断,行经鼻内镜蝶窦手术治疗,随访6—18个月,28例痊愈,5例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能早期明确诊断孤立性蝶窦疾病,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安全、疗效好。
- 刘剑勇吴革平陆建斌孙旦徐跃袁毅方
- 关键词:蝶窦疾病鼻内镜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丙酸氟替卡松鼻内应用对趋化因子Eotaxin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allergicrhinitis,PAR)丙酸氟替卡松鼻内应用对趋化因子Eotaxin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PAR患者,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鼻内治疗,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鼻分泌物中趋化因子Eoxtain含量,同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PAR患者血清和鼻腔分泌物中Eotaxin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经丙酸氟替卡松鼻内治疗后,PA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的同时,Eotaxin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甚至表现出比正常还低的趋势。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内治疗PAR能降低趋化因子Eotaxin的含量,进而抑制变应性炎症的发生,这可能为其发挥作用途径之一。
- 刘国钧章如新燕志强姜俊芝温武沈小华余少卿吴革平
- 关键词:EOTAXIN丙酸氟替卡松
- OSCE多站式考核中心建设方案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临床技能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备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作为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临床技能的考核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模式,结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提出多站式考核(OSCE)中心建设方案,旨在提高住院医师临床实操技能与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我院带教水平,为规培生“综合型”发展提供良好平台。考核中心拟建立开放体系、网上预约平台等,针对题库、评分系统及反馈系统等建设难点提出对应策略,为OSCE多站式考核中心可持续运行奠定基础。中心有效解决了以传统考核体系的不足,为广大医院考核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 马行凯沈莉敏陈瑶吴革平
- 一种夹持式皮下引流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式皮下引流器,包括引流管和弹簧夹,所述引流管穿过弹簧夹,引流管的外圆周壁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引流管轴向分布,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弹簧夹的固定轴通过连接杆与滑块连接,滑块通过限位装置可固定于...
- 吴革平吴欣阳
- 重组激活基因-1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及DNA测序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组激活基因1(RAG1)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IL4、IL10和IgE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卵清蛋白(OV)建立大鼠AR模型并用地塞米松(DEX)进行干预,用被动皮肤过敏原试验(PCA)测试皮肤反应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鼻黏膜中RAG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RAG1基因的DNA进行测序;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清IL4、IL10和IgE的水平变化。结果:RAG1基因的mRNA在正常对照组鼻黏膜中未见表达,在AR组和DEX干预组均有明显表达;DNA测序未发现RAG1基因有突变发生;AR组血清IL4[(106.31±12.90)ng/L]和IgE[(38.67±4.13)ng/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3.65±7.78)ng/L,(23.27±1.36)ng/L](均P<0.05),IL10[(38.15±4.89)ng/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8.74±3.49)ng/L](P<0.05);经DEX干预后,血清IL4[(92.67±16.40)ng/L]和IgE[(24.23±4.38)ng/L]水平均较AR组显著下降(均P<0.05),而IL10[(46.18±5.01)ng/L]水平较AR组显著升高(P<0.05);PCA试验在AR组90%呈阳性反应,在正常对照组和DEX干预组均呈阴性反应。结论:RAG1的高表达与AR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介导了IL4和IgE的分泌及抑制IL10的分泌。其DNA序列在AR鼻黏膜中具有保守性,糖皮质激素不影响RAG1基因的表达,推测在AR发病机制中,RAG1基因通过一个较高层面的免疫调节环节发生作用。
- 章如新吴革平温武刘国钧燕志强余少卿孙伟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免疫球蛋白E
- 重组激活基因-1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理及药物干预研究
- 目的 探讨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理中重组激活基因—1/(RAG1/)的表达和T辅助淋巴细胞趋向性分化之间的关系;分析4种细胞因子/(IL-4、IL-10、IL-17和INF-γ/)调节AR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
- 吴革平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T辅助淋巴细胞免疫性疾病免疫球蛋白E
- 文献传递
- 一种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BALB/c种小鼠进行饲养;在小鼠腹腔注射含有酪蛋白、乳糖和氢氧化铝的生理盐水进行致敏,连续注射6~8天,每天注射一次;待腹腔注射结束后,采用含...
- 耿欢婷吴革平潘越张欣欣张雨马行凯刘剑勇
- 维生素E对变应性鼻炎IL-4、INF-γ和IgE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对变应性鼻炎IL-4、INF-γ和IgE水平的影响及对变应性鼻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鼻炎组和VitE治疗组,用卵清蛋白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给予口服VitE两周后,用被...
- 吴革平章如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