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健
- 作品数:71 被引量:8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CAI在师范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2000年
- 根据师范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及实际状况,提出了CAI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若干原则;并对目前CAI应用实践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 吴飞健
- 关键词:CAI生理学实验教学
- GABA能回路在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3年
- 为了解神经抑制在听中枢神经元频率调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单单位反应的方法观察了去r-氨基丁酸能抑制后大棕蝠(Eptesicusfuscus)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97.9%的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扩宽,Qn值下降(p<0.0001);(2)绝大部分神经元的最小阈值下降(p<0.0001);(3)兴奋性调谐曲线面积增加(p<0.0001).该结果提供了GABA能回路参与蝙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的直接证据.
- 吴飞健陈其才李安邦
- 关键词:频率调谐听皮层蝙蝠
- 弱噪声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处理声强的影响
- <正>惺嗌窬谠肷跫路从Τ识嘌员浠?CostaluPes et al.,1984;Gibson etal.,1985:Phillips,1985:PhilliPs and Hall,1986:PhilliPs,1990;R...
- 王丹唐佳吴飞健陈其才皮剑辉
- 关键词:下丘神经元
- GABA抑制对蝙蝠听神经元信号处理的调制
- 蝙蝠的听觉神经系统具有与其他哺乳动物相类似的基本组成.GABA抑制能影响听神经元的时相反应模式、强度-放电率函数、双耳反应特性等;而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推测,听觉系统较高水平神经元的频率调谐特性系由抑制性输入所决定.越来越...
- 吴飞健
- 关键词:GABA声信号处理蝙蝠
- 声信号处理过程中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
- 听中枢所产生的声感受"图像(image)"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声刺激特征的"抽提(extract)"。脑成像研究表明,一种声信号被传入中枢时,除某一主中枢区大群神经元参与反应外,一些相关中枢的神经元也会协同参与信息处理。
- 陈其才张铭李安邦吴飞健
- 关键词:声信号处理频率调谐
- 不同时程的前掩蔽声对神经元频率感受野和阈值的影响
- 本实验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通过改变前掩蔽声时程(masker durarion,MD),并比较加入掩蔽声前后神经元频率感受野和阈值(MT)的变化,通过注射γ-氨基丁酸能(GABAergic)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
- 郭玉萍梅慧娴吴飞健陈其才
- 关键词:掩蔽声下丘荷包牡丹碱
- 弱噪声激活的GABA能抑制可锐化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
- 为探讨小鼠(Mus musculus Km)中脑下丘神经元从弱噪声背景中提取声信号的机制,在自由声场条件下,选用相当于纯音阈下5 dB的白噪声,比较加入噪声前后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
- 唐佳王丹吴飞健陈其才
- 关键词: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
- 声刺激时程和模式影响大蹄蝠下丘神经元的恢复周期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旨在探讨声刺激时程及模式参量对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恢复周期的影响。实验选用5只听力正常的大蹄蝠为实验动物,采用不同时程或不同模式的双声刺激,记录IC神经元的反应和恢复周期。结果共记录到169个IC声敏感神经元。依据神经元恢复率达到50%时的双声刺激间隔(interpulse interval,IPI)将神经元恢复周期分为三种类型:快速恢复型(fast,F),50%IPI为0~15ms;短时恢复型(short,S),50%IPI为15.1~30ms;长时恢复型(long,L),50%IPI>30ms。在2、5和7ms时程的CF声刺激下,神经元50%IPI平均值随声刺激时程的增加,分别为(30.2±27.6)、(39.9±29.1)和(49.4±34.7)ms,F和S型神经元比例逐渐下降,而L型神经元比例逐渐上升。当声刺激模式由2msCF声转变为2msFM声时,F、S和L三种类型神经元比例分别由32.3%、41.5%、26.2%转变为47.7%、24.6%、27.7%,平均恢复周期缩短,由(30.2±27.6)减至(23.9±19.0)ms(P<0.05,n=65)。与7msCF声刺激相比,5+2msCF-FM声刺激使F型神经元比例上升(18.2%→29.1%),S型神经元(29.1%→27.3%)和L型神经元(52.7%→43.6%)比例下降,平均恢复周期缩短,由(49.4±34.7)减至(36.3±29.4)ms(P<0.05,n=55)。结果提示,CF-FM蝙蝠回声定位信号中的CF和FM成分在蝙蝠导航和捕食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终末相中的FM成分主要使F型神经元数量增多,平均恢复周期缩短。FM成分在蝙蝠靠近靶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快速处理高脉冲重复率回声信息,它有利于准确计算目标距离和识别目标表面质地。
- 唐佳付子英吴飞健
- 锐化蝙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柱特征被引量:10
- 2001年
- 用双声刺激和多管电极方法在 6只大棕蝠 (bigbrownbat,Eptesicusfuscus)的 98个神经元上研究了锐化 (sharpening)蝙蝠听皮层 (primaryauditorycortex ,AC)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柱特征。结果发现 ,电极直插在 1个电极通道内连续记录到多个神经元时 ,它们锐化频率调谐的抑制性调谐曲线或抑制区基本相似。电极与AC表面呈 45°斜向推入使其跨越多个功能柱时 ,可观察到锐化频率调谐的抑制区构成也随电极进入不同的功能柱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两种不同的电极插入方式均证明锐化AC神经元频率调谐的神经抑制呈柱状组构。这些神经元组合起来排列在同一听觉功能柱内 ,构成AC频率分析的基本功能组构单位“微频率处理器”。实验中还观察到多峰频率调谐曲线神经元 ,它们在声通讯和声定位中不同波谱区域的时间匹配中起作用。此外 ,也有理由认为多峰调谐神经元亦被用于作为复杂波谱信息的“高级调谐预处理器”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神经元对频率分析的能力。为研究锐化频率调谐的神经抑制机制 ,用多管电极电泳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 BA)能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 ,Bic)至所记录的神经元 ,发现能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取消抑制区 ,从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GABA能抑制参与构成锐化AC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抑制区 ,?
- 陈其才PhilipH.S.JEN吴飞健
- 关键词:听皮层神经元蝙蝠
- 声负载增加所致下丘神经元时相表征改变的年龄相关性
- Electro-neurophysiological and brain imaging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stimulus ...
- 罗凯秦剑吴飞健陈其才
- 关键词:下丘神经元年龄相关性听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