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角型
  • 1篇上气道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期
  • 1篇头影
  • 1篇头影测量
  • 1篇头影测量研究
  • 1篇颅面
  • 1篇颅面结构
  • 1篇矫治
  • 1篇矫治器
  • 1篇功能矫治
  • 1篇功能矫治器
  • 1篇发育期
  • 1篇高角型
  • 1篇PANCHE...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周力
  • 2篇陈中
  • 2篇张雨温
  • 2篇赵美英
  • 1篇许彦枝
  • 1篇杨璞

传媒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不同生长型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关系的头影测量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生长发育期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探讨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生长型的颅面结构对气道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1高角型、平均型、低角型各30名,正常牙合30名,各组性别、年龄相匹配。120名儿童均拍摄标准头位的X线部位侧位片,将安氏Ⅱ1高角型、平均型、低角型分别与正常牙合做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生长型的颅面结构对上气道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牙合比较,安氏Ⅱ1高角型、平均型均表现上气道狭窄,且高角型气道狭窄的部位更多,程度更明显。结论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生长型颅面形态与上气道结构密切相关。
张雨温陈中许彦枝周力赵美英
关键词:上气道高角型低角型生长发育期颅面结构
Pancherz法评价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的骨牙效应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通过Pancherz法比较Activator+Headgear、Frankel-Ⅱ治疗生长发育期Ⅱ类错牙合的作用机制。方法Activator+Headgear(A组):20例,男12例,女8例;Frankel-Ⅱ(F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6°,覆盖≥4mm,后牙远中关系。收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测量项目10项。结果①A组上颌骨生长受到抑制,上牙弓后移。F组上颌骨无明显抑制效果,上前牙内收。②两组下颌骨均显著生长,F组变化更为明显。③两组覆盖明显减小,A组骨因素40%。牙因素占60%。F组骨因素59%,牙因素41%。④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变。A组骨因素48%,牙因素52%,F组骨因素83%,牙因素17%。结论①两种功能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牙合均可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②经Pancherz分析法分析,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Activator+Headgear的牙因素明显,而Frankel-Ⅱ则相对表现出骨性改善的明显。
张雨温陈中杨璞周力赵美英
关键词:功能矫治器PANCHERZ分析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