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胃癌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验及对日常活动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评估胃癌病人因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症状体验及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为进一步实施有效预防CIPN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CIPNAT)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19例胃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胃癌病人CIPNAT得分为(74.85±45.15)分,130例(59.4%)病人出现手指/手麻木,128例病人存在手指/手或者脚趾/脚不舒服,其中“脚趾/脚麻木”症状最严重[(2.17±2.54)分],对病人造成困扰最大的症状是“手指/手或者脚趾/脚不舒服”[(1.99±2.32)分],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是“手指/手麻木”[(2.68±3.25)分]。胃癌病人CIPN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得分为(42.24±18.80)分,CIPN对病人走路造成影响最大(94.1%),严重程度也最为明显[(6.91±3.08)分]。日常运动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是影响胃癌病人CIPN的重要因素。[结论]胃癌病人CIPN发生率较高,主要症状为手脚麻木和不舒服症状,对病人走路影响最大。应注重此类人群的高危跌倒评估,鼓励病人运动,并加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人慢性病管理。
- 朱虹玉张云飞骆惠玉柯熹周敏张娟
- 关键词:胃癌化疗周围神经病变影响因素
- 微信随访管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管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应用随机信封法分组,选取50例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将同期50例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管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随访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化疗依从性(包括遵医治疗、功能锻炼、定期复查),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化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患者增加微信随访管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化疗依从性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 周敏柯熹林娇汤忠秀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
- 公立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与优化措施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现金流量管理是其中重要一环。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公立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调查目前公立医院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优化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
- 周敏
-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
- 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将59例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涂芦荟胶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皮损程度、指甲/甲周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首发皮损时间为(18.60±5.06)d,对照组为(12.20±4.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皮损病程为(9.10±3.21)周,对照组为(12.45±4.1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靶向治疗同步外涂芦荟胶能够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减轻皮损及指甲/甲周改变程度,缩短皮肤反应的病程。
- 柯熹骆惠玉何晓华刘爱琴周敏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厄洛替尼芦荟皮肤反应
- 早期过氧化脂肪酸脂制剂主导的综合干预减轻EGFRI相关痤疮样皮疹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相关痤疮样皮疹的发生原理提出过氧化脂肪酸脂制剂主导的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将89例入组病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健康宣教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出现轻度皮肤不良反应时立即给予金银花洗剂清洁局部后,过氧化脂肪酸脂制剂外涂,同时结合焦点心理疏导法的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运用主要评价指标、次要评价指标及心理专项评价指标对病人干预后的局部皮疹情况、药物减量、非计划停药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干预组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共计30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共计34例,发生率为8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33),不同皮损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613,P=0.035);干预组发生痤疮样皮疹的病程为21.0周±12.5周,对照组发生痤疮样皮疹的病程为23.0周±11.2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药物减量及非计划停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心理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过氧化脂肪酸脂制剂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减轻EGFRI相关痤疮样皮疹的皮肤损害范围及程度,减少靶向药物减量和停药的比例,同时使病人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能得到改善。
- 骆惠玉柯熹周敏何晓华刘爱琴
- 关键词:痤疮样皮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 医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2017年
-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给医院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医院要想稳定、 健康发展, 就必须积极响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本文就医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分析.
- 周敏
-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 品管圈提高胃肠癌患者饮食依从性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胃肠癌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2014年12月调查的540例胃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将2015年3月调查的545例胃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品管圈进行饮食护理,即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包括甘特图、鱼骨图及头脑风暴法等对胃肠癌患者饮食非依从性进行分析,查找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胃肠癌患者饮食非依从率为9.54%,明显低于对照组22.04%(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对胃肠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有效提高胃肠癌患者饮食依从性,同时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 黄凤林金凤吴光峰张磊雷周敏
- 关键词:品管圈胃肠癌饮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