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蓉蓉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李尔王
  • 2篇翻译
  • 2篇《李尔王》
  • 1篇延异
  • 1篇译本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原作
  • 1篇社会符号
  • 1篇社会符号学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作品
  • 1篇文学作品中人...
  • 1篇解构
  • 1篇解构主义
  • 1篇翻译策略
  • 1篇翻译目的
  • 1篇符号学

机构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铜陵学院

作者

  • 3篇周蓉蓉
  • 1篇韩江洪

传媒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河北旅游职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解构主义看《李尔王》的翻译
解构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对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领域产生影响,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尤为突出。 从宏观的角度看,解构主义为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多元取向的研究方法,在它的影响下形成了当今的文化构建派、目的...
周蓉蓉
关键词:解构主义《李尔王》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翻译目的
文献传递
《李尔王》译本在解构中延异
2012年
文学作品具有解构性,通过对《李尔王》三个中译本与原作的分析比较可看出,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不稳定性造成原文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促成了译本的多样性,使其处在不断的延异中。
周蓉蓉
关键词:原作译本解构延异
从社会符号学看中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名的翻译被引量:1
2008年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包涵作者创作意图,有着深刻的内涵,是单纯音译所不能解决的,所以人物名的翻译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方法,指导中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名的翻译,以实现源名与译名最大限度的等值。
周蓉蓉韩江洪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