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铂类化疗药物致周围神经病的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总结铂类化疗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45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肌电图和心电图检查观察化疗前及化疗后1、2、3个月的神经传导检查结果,化疗前后心电图异常率,分析神经毒性分级,以及药物与神经损伤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化疗后1、2、3个月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SNAP)、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3个月CMAP、SNCV、SNAP、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的MNCV与化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个月CMAP、SNCV、SNAP、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的MNCV与化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后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神经传导总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神经毒性Ⅰ级、Ⅱ级及Ⅲ级分别为18、6、2例,神经毒性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8%比0.0%,P<0.001)。化疗后心电图QT间期延长、RR间期标准差及RR间期均方根均较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总异常率为2.2%,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含铂类化疗药物与神经损伤时间之间呈正相关(r=0.271,P<0.05)。结论铂类化疗药物致周围神经毒性以感觉神经变化较明显,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发生异常率较高,而对患者的心脏影响不明显。
- 骆文卢挺唐秀芳
- 关键词:结直肠癌周围神经病肌电图
- 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表现被引量:1
- 2013年
-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指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而心脏作为甲状态腺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受累,作心电图检查时多有异常。
- 唐秀芳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心电图检查分泌过多兴奋性
-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疾病诊断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60例作为分析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130例。乙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甲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检出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等检出率都小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冠心病疾病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要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几率高。
- 唐秀芳
-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 化疗药物对心脏不良反应的心电图表现
- 2019年
-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对心脏不良反应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择59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化疗药物对心脏不良反应的心电图表现。结果:596例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异常者334例,异常率56.04%;323例以蒽环类化疗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CAF、AC、CHOP)发生心电图改变率61.92%,高于采用EP、TP方案治疗的发生心电图改变率49.08%(P<0.05)。结论:多种化疗药物对心脏均有不良反应,应注意化疗药物的毒性叠加。
- 唐秀芳卢挺骆文潘锐潘长玲
- 关键词:肿瘤化疗药物心脏心电图
- 心电图肌电图对化疗药的心脏和神经毒性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体实体性肿瘤化疗前后心电图和肌电图的变化,以评估化疗药物对患者心脏和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共纳入本院确诊的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患者共80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化疗,其中化疗方案为蒽环类的46例,非蒽环类34例,化疗前后均用心电图机(日本光电1550p)和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维迪keypoint)对实验对象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对比其差异性.结果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电图异常率为41.30%,明显高于非蒽环类药物(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与化疗前比较,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以及均方根均有所降低,且在蒽环类药物组中上述表现尤为明显(P<0.05).含铂类药物与未含铂类药物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总异常率分别为58.82%和17.39%.结论铂类药物化疗后容易引起诱发周围神经疾病,而蒽环类类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引起的心电图异常尤为明显,联合检测心电图和肌电图对早期预防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卢挺骆文唐秀芳潘锐潘长玲
- 关键词:心电图肌电图化疗心脏毒性神经毒性
- 心电异常活动及超声参数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效能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电异常活动程度及超声测量参数与其病变程度关联性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9例,均接受心电图及超声检查。统计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超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E峰/A峰比值(E/A)]及心电图指标(QTc间期、QRS时限值),并给予对应治疗,比较不同疗效及不同预后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统计分析心电图指标及超声指标与病变程度的关联性。结果(1)不同病变程度:中度患者LAD、LVDd及QTc间期、QRS时限值高于轻度患者,E/A低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LAD、LVDd及QTc间期、QRS时限值高于中度患者,E/A低于中度患者(P<0.05);(2)不同预后:预后良好者LAD、LVDd及QTc间期、QRS时限值低于预后不佳者,E/A高于预后不佳者(P<0.01);(3)关联性:LAD、LVDd及QTc间期、QRS时限值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E/A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LAD、LVDd及QTc间期、QRS时限值与冠心病老年患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E/A与冠心病老年患者病变程度呈负相关,临床通过检查心电异常活动程度及超声测量参数,可为评估病变程度、对症治疗、判定预后效果提供循证数据支持。
- 唐秀芳何丽珍
- 关键词:超声病变程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