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动过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起搏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 1篇心室舒张
  • 1篇心室舒张功能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脑钠尿肽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测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造影
  • 1篇折返
  • 1篇折返性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姚光
  • 3篇王正东
  • 3篇凌政
  • 3篇李平
  • 2篇刘明
  • 1篇黄桂传
  • 1篇陈容
  • 1篇张少富
  • 1篇林雪芳
  • 1篇庞霞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尿肽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尿肽浓度变化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采用多谱勒超声心电图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将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组和14例正常者进行脑钠尿肽水平、心脏结构、左心室舒张功能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血浆脑钠尿肽浓度明显增高;而且血浆脑钠尿肽浓度在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脑钠尿肽浓度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将5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与左心室肥厚组,并两组间相比较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血浆脑钠尿肽浓度、左心室肥厚(包括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提示,血浆脑钠尿肽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有一定关系,并有望成临床医师判断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一项较好生物化学指标。
凌政李平姚光庞霞王正东林雪芳张少富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血压测量
心房起搏法在房室结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心房起搏的效果。方法6l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被随机分为心房起搏组(n=30)、常规组(n=31)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消融放电次数、时间、能量及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心房起搏组缩短总放电时间(132.6±48.2svs178.4±58.4sP<0.05),增加单次持续放电的成功率(93.3%vs6.5%,P<0.001),同时可减少术中并发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常规组有3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1例永久性房室阻滞,3例术后1年内复发,而起搏组无一例出现上述现象。结论房室结射频消融术中采用心房起搏法进行放电比常规法更为安全有效。
刘明李平凌政王正东姚光黄桂传陈容
关键词:心房起搏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阻滞术后复发率术中并发症常规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ST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04年
为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ST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选择 4 5例年龄 >4 5岁无冠心病临床证据拟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和 (或 )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按其发作时有无ST段压低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每例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积分。结果发现 ,伴ST段压低组 2 4例中有 9例 (37.5 % )有冠心病 ,无ST段压低组 2 1例中无一例有冠心病 (P <0 .0 5 ) ,在ST段压低组中有无冠心病间的唯一差异是冠心病危险积分。结果提示 ,在年龄 >4 5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 ,冠心病是导致伴ST段压低的原因之一 ,对此类患者 ,特别是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 。
刘明李平凌政姚光王正东
关键词:内科学冠状动脉造影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