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园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崇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崇文区X射线装置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崇文区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掌握本区X射线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情况。方法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卫生部《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监测方法》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辐射水平除介入时床边工作人员超标外,其余基本达标。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机房外、窗外合格率分别为92%、88%。结论我区低容量X射线机防护性能较差,对个体医疗单位,厂矿医院应加强管理和检测。
- 刘晶磊姚晓园
- 关键词:医用X射线机
- 洗浴业休息厅空气质量调查
- 2002年
- 续文阁王淑英孙鑫李亚娟姚晓园汪静
-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空气质量自助餐细菌总数浴池
- X射线输出评估装置在X线机检测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一种X射线输出评估装置(以下简称Barracuda)的性能及对医用诊断X线机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国产RMP型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箱和Barracuda的性能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两种设备检测结果合格率差异不显著,但Barrcuda操作较为简便。结论Barracuda是一种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X射线分析仪器,适用于对医用诊断X线机进行质量控质。
- 姚晓园刘晶磊陈强
- 北京市崇文区建筑工地防水作业空气中苯及苯系物浓度分析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崇文区建筑工地防水作业空气中苯及苯系物浓度的监测,了解不同类型作业场所中有毒物质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2006年5—9月随机抽取4家建筑工地对防水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苯及苯系物浓度进行监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屋顶防水作业与地下室防水作业苯的浓度在施工30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SBS涂料与使用JS聚合物涂料相比,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的浓度较低,甲苯、二甲苯的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防水作业应加强通风换气,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涂料是防止职业中毒发生的根本方法。
- 姚晓园刘晶磊董权利成金栋
- 关键词:中毒
- 国产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的性能检测与防护评价
- 2007年
- 目的对国产SL-IC放射治疗模拟机的性能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诊断及定位的准确性,并对模拟机房的屏蔽防护进行评价。方法依据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进行质控检测与评价。结果SL-IC放射治疗模拟机均达到质控技术要求.其机房防护屏蔽检测:工作场所及邻近环境辐射水平均小于0.5μGy/h。结论国产SL-IC放射治疗模拟机的性能指标符合质控技术要求,机房屏蔽防护符合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 刘晶磊马永忠姚晓园
- 关键词:质控
- 崇文区X射线装置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 在电离辐射当中,医疗照射是既特殊又重要的一类照射,它应用历史久,普及广,影响大G1。随着医疗机构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区个体医疗机构设置X射线机的也越来越多,因此,今后我们应加强对这些单位的管理,对其加强...
- 刘晶磊姚晓园陈强
- 关键词:劳动保护
- 文献传递
- 崇文区公共场所氡水平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我区公共场所氡浓度水平并对其工作人员及公众受氡照射水平进行估算.方法 氡浓度水平测量采用氡浓度活性炭吸附-γ谱测量法. 结果对四所地下公共场所102个测试点数据表明:崇文区地下公共场所氡浓度水平范围在8~45.9Bq/cm3之间,平均值27.19 Bq/cm3.结论 崇文区地下公共场所氡水平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使用是安全的.
- 刘晶磊姚晓园孙鑫成金栋
- 关键词:氡浓度
-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本区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对本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统一管理,定期送市个人剂量监测中心检测,使用Excel等计算机程序对本区个人剂量数据分区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4年监测率逐年提高,从1999年的91.1%提高到2004年的98.3%,6年总体人均剂量当量为0.40m Sv·person^-1·a^-1;1999—2002年不同职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5mSv,所有放射治疗和核仪表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5m Sv;6年中〉5mSv均为X射线诊断操作人员,仅占所有接受监测人数的0.5%;2002-2004年的年人均监测频次,因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更换剂量计,人均接受监测分别为3.5、3.7、3.5次·person^-1·a^-1,达不到4次·person^-1·a^-1更换剂量计的频数。结论6年个人剂量当量水平表明,本地区放射防护安全可靠;加强管理能有效提高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率;介入放射学操作是本区放射防护的重点和难点。
- 刘晶磊姚晓园马永忠
- 关键词:剂量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