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银安

作品数:38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胁迫
  • 7篇基因
  • 6篇植物
  • 6篇葡萄
  • 4篇逆境
  • 4篇紫外线B辐射
  • 3篇盐角草
  • 3篇植物体
  • 3篇生理响应
  • 3篇启动子
  • 3篇锰毒
  • 3篇基因启动子
  • 3篇UV-B辐射
  • 3篇
  • 2篇盐胁迫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油菜
  • 2篇植物体内

机构

  • 19篇贵州大学
  • 9篇西南科技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新...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38篇姚银安
  • 10篇徐刚
  • 7篇杨爱华
  • 5篇肖薪龙
  • 4篇牟东岭
  • 4篇马金彪
  • 4篇高永峰
  • 4篇尹文彦
  • 3篇王永志
  • 3篇张选
  • 2篇王政
  • 2篇孙川川
  • 2篇孙海燕
  • 1篇玄祖迎
  • 1篇杨永清
  • 1篇王丹
  • 1篇刘继恺
  • 1篇王丽超
  • 1篇胡小京
  • 1篇祖艳群

传媒

  • 7篇生物学杂志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种子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根系对锰胁迫的生理反应被引量:3
2011年
以葡萄水晶、金手指、康拜尔为材料,采用沙培试验法,探讨了葡萄根系对锰胁迫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着锰质量浓度的升高,3种葡萄根系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锰的质量浓度为5 g/L时其根系活力达到最大。锰处理整体上增加了3种葡萄根中MDA含量。在锰胁迫下,PAL活性在不同品种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水晶和康拜尔先升高后降低,金手指却恰恰相反。总之,金手指根系对锰胁迫最敏感,更易受到伤害,而水晶和康拜尔却不太敏感,说明水晶和康拜尔对锰胁迫有较强的耐性。
尹文彦姚银安
关键词:葡萄根系活力PAL活性
锰对葡萄根中离子吸收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2个葡萄品种(金手指、康拜尔)为材料,采用温室沙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Mn处理对葡萄根中离子吸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2+浓度的增大,葡萄根中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总体上看Ca和Mg的含量降低,Mn、Cu和Zn的含量增加,Fe含量则随锰处理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在抗氧化系统中POD活性随Mn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而CAT和APX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变化不大,说明保护酶系统形成了一定的适应高锰胁迫的机制,这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能够提高葡萄适应和抵抗重金属胁迫的能力。
尹文彦姚银安
关键词:葡萄离子吸收抗氧化酶系统
UV-B辐照下拟南芥突变体npq4、vtc2、ndr1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野生型拟南芥及npq4(非光化学猝灭减弱)、vtc2(抗坏血酸生物合成途径受阻)、ndr1(NDR1基因突变导致系统获得性抗性上游信号途径中断)3种拟南芥突变体进行UV-B周期性处理,探究其在UV-B辐照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并检测其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UV-B辐照辐射时间的延长,野生型和突变体的NPQ、Fv/Fm、ΦPSⅡ、qN、qP、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均有所降低。npq4、vtc2两个突变体的NPQ、Fv/Fm、ΦPSⅡ、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值较野生型和ndr1下降幅度大而且差异显著,表现出更严重的伤害症状。据推测,这是因为非光化学猝灭途径及抗氧化物质在植物抵抗短期高强度UV-B辐照中起重要作用,而系统获得性抗性途径不能被短期的UV-B辐照所启动,因而在植物抵抗UV-B辐照中作用较弱。
游晶晶马金彪王君汝姚银安
关键词:拟南芥突变体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含量
不同葡萄品种的抗逆基因对锰毒响应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葡萄对高锰胁迫具有极强的抗性,但是其耐锰生理仍不清楚。以2种对锰富集相反的葡萄品种(根系富集的金手指和地上部富集的康拜尔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沙培实验法,用不同浓度的NnSO。溶液进行锰毒胁迫处理,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锰胁迫相关基因在2种葡萄的叶片及根部表达的差异,挖掘耐锰相关基因,探讨基因表达的品种差异性及组织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高锰(10g·L^-1)胁迫下,金手指葡萄根系中葡萄油菜素内酯-6-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上调2倍,其余几个基因没有明显变化,在其叶片中葡萄铜伴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葡萄油菜素内酯-6-氧化酶基因都上调2倍,病程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5倍,而葡萄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下降为CK组的一半。康拜尔根系中油菜素内酯-6-氧化酶基因、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基因和葡萄紫色酸性磷酸酶3类似酶基因都上调了2倍,叶片中的病程相关基因上调了2—3倍。实验表明,高锰胁迫下,2种葡萄都会通过抗逆基因的差异表达来应对锰毒,同时,磷酸水解酶类也协同作用。由于2种葡萄不同的锰富集方式,这些抗逆基因在根系和叶片也呈现出不同的调控方式。在这些差异表达中,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和油菜素内酯-6-氧化酶基因表现的最为明显,在抵抗锰胁迫中可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郭琬莹肖薪龙尹文彦姚银安
关键词:葡萄抗逆基因荧光定量PCR
甘蓝型油菜几丁质酶基因BnCHB4环境信号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揭示植物激素及环境胁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几丁质酶基因(BnCHB4)表达的影响。用化学物质苯丙噻重氮(BTH)、甲基茉莉酸(MeJ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以及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机械伤害分别处理油菜品种中双9号,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BnCHB4在各诱导或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TH、MeJA、ACC、S.sclerotiorum和机械伤害都能够快速诱导该基因的表达。表明,BnCHB4是各种环境信号的响应基因。
王政姚银安张志燕顾守来李冠英
关键词:油菜几丁质酶基因
不同供锌水平对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锌浓度处理对3年生葡萄嫁接苗(康拜尔)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葡萄生长的最佳锌浓度范围为220~450 mg/L,缺锌和高浓度的锌处理均不利于葡萄生长。高浓度的锌处理对葡萄叶片伤害大,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在220~450 mg/L锌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无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最高,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随着锌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的含量呈先低后高的趋势,在锌浓度为220~450 mg/L时,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供锌水平,MDA则比无锌处理低;而当供锌水平低于220 mg/L和大于450 mg/L时,MDA的含量显著上升,POD和PPO的活性显著下降,均不利于植株生长。
孙川川姚银安牟东岭
关键词:葡萄生理特性
成花素的发现(Ⅰ)——成花素的生理功能与假说被引量:1
2009年
成花素的发现是近几年植物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成花素概念的提出到最终发现经历了植物生物学家长达70年的奋斗。这期间随着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成花素的本质推测经历为:某种代谢产物→某种激素→一定比例的几种激素→激素/代谢产物混合物→某种成花抑制物→FTmRNA→FT及其同源基因蛋白。科学家们在这个接力研究中通过不断地观察试验逐步明确了成花控制的调控因子,最后通过分子遗传学手段弄清了成花素本质。该文介绍了成花素的生理功能与假说。
姚银安杨爱华徐刚
关键词:成花素生理功能假说
成花素的发现(Ⅱ)——成花素的本质及成花调控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成花素的发现是近几年植物学方面一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成花素概念的提出到最终发现经历了植物生物学家长达70年的奋斗。这期间随着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成花素的本质推测经历为:某种代谢产物→某种激素→一定比例的几种激素→激素/代谢产物混合物→某种成花抑制物→FTmRNA→FT及其同源基因蛋白。科学家们在这个接力研究中通过不断地观察试验逐步明确了成花控制的调控因子,最后通过分子遗传学手段弄清了成花素本质。该文介绍了成花素的本质及成花调控分子机制。
姚银安孙海燕王永志徐刚
关键词:成花素
干旱和紫外线辐射对刺梨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解干旱和UV-B辐射对刺梨复合胁迫的影响,采用干旱和UV-B辐射方法研究了刺梨(贵农2号刺梨)光合作用系统和叶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和UV-B增强的条件下刺梨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而叶绿素a/叶绿素b增大,光合作用效率显著降低;透射电镜结果:干旱和UV-B增强导致刺梨叶片气孔受损、叶绿体嗜锇颗粒增多、基粒类囊体膨大、叶绿体膜系统破坏;干旱和UV-B的交互作用显示,除能提高刺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外,干旱还加剧了UV-B辐射对刺梨叶片的胁迫作用。
王永志姚银安陈小荣牟东岭
关键词:UV-B干旱亚显微结构
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途径参与了油菜菌核病防卫反应被引量:3
2013年
茉莉酸(JA)和乙烯(ET)介导的信号防卫反应在植物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分别接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抗病品种中双9号和感病品种84039,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探测JA和ET的关键合成基因及其信号途径标志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sclerotiorum在这两个品种中都能够诱导这些基因的表达,并且这些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中双9号中显著高于84039;甲基茉莉酸(MeJ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JA和ET信号反应能够相互促进,并且JA和ET信号反应本身存在自我放大的功能。这些结果表明茉莉酸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甘蓝型油菜菌核病防卫反应。
王政姚银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菌核病茉莉酸基因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