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俊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课程
  • 2篇高职
  • 1篇电类专业
  • 1篇职高
  • 1篇制图
  • 1篇制图课
  • 1篇制图课程
  • 1篇智能监控
  • 1篇水电
  • 1篇水电行业
  • 1篇能力本位
  • 1篇汽车
  • 1篇汽车专业
  • 1篇切削力
  • 1篇网络
  • 1篇模块化教学
  • 1篇开放式教学
  • 1篇课程开发
  • 1篇课程体系

机构

  • 6篇广西水利电力...

作者

  • 6篇姜俊
  • 3篇杨家鹏
  • 2篇胡华丽
  • 2篇赵新业
  • 1篇钟丽珠
  • 1篇梁建和
  • 1篇陈伟珍
  • 1篇巫尚荣
  • 1篇谢佳宾
  • 1篇牟林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广西轻工业
  • 1篇广西水利水电
  • 1篇装备制造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开放式教学被引量:1
2009年
网络信息技术给高职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和交互性的有效平台和工具,文章针对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对课程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交流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和和探讨。
杨家鹏姜俊谢佳宾
关键词:网络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基于UG的产品逆向设计的方法与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以某小家电产品外壳为设计实例,介绍了利用UG软件对产品进行逆向设计的方法与应用。从点数据的引入及处理,曲线、曲面的重构,到最后生成三维实体模型及曲面质量评估分析的整个逆向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杨家鹏胡华丽姜俊
关键词:UG软件
适应水电行业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2005年
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围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的目的,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效果。
赵新业姜俊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
基于切削力的切削状态智能监控技术及应用
2010年
介绍在切削加工中基于切削力的切削状态智能监控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方法、策略及应用情况,并指出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杨家鹏胡华丽姜俊
关键词:切削力监控技术
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能力本位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开发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生源特点,认为"以感性引导理性,从实践导入理论,从形象过渡到抽象"是高职教育的认识规律。以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能力本位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开发为例,简单介绍了社会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提出根据企业用人规律为毕业生作典型职业生涯设计的观点,从而大大简化了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提高了所开发课程体系的针对性、社会适应性和操作性,对课程的多元整合及把"双证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给出了详细具体的方案。
梁建和陈伟珍赵新业姜俊钟丽珠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岗证教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1
2023年
“1+X”证书是探索实现学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的制度,用于指导职业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然而“1+X”证书试点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人才供需不匹配,“1+X”证书中的“X”与“1”融入深度不够,“三教”改革不力,“赛、教”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汽车专业领域为例,提出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打造汽车专业“岗、证、教、赛”四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调研分析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梳理企业的岗位层次、岗位群、岗位典型任务,以及岗位的所需的相关证书,对标“1+X”证书。整理专业课程,将“1+X”证书模块内容分散融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实现课证融通。实施“三教”改革,引“赛”进入日常教学活动等方法措施。实现了各项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岗”定“证”,让“证”入“教”;“三教”改革中,教师队伍“双师型”化,教材“立体化”,教法“多样化”;“教、赛”融通一体化,职业技能竞赛“普遍化”;学生持“证”上“岗”,学生能力“综合化”等。总之,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巫尚荣牟林姜俊
关键词:汽车专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