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定量PCR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为探讨定量PCR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别对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中的真菌DNA进行定量PCR测定并结合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及相关临床检查进行实验研究。选取烟曲霉菌高度保守的28S rRNA区段序列为目的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提取患者血清中真菌DNA进行定量PCR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测敏感性为0.89,特异性为0.85,阳性预测值为0.89,阴性预测值为0.85;GM检测敏感性为0.83,特异性为0.80,阳性预测值为0.88,阴性预测值为0.73;联合应用定量PCR和GM检测,其中1项为阳性或2项均为阳性的敏感性为0.94,特异性为0.85,阳性预测值0.89,阴性预测值0.92。结论:真菌定量PCR试验可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GM试验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 刘淑娟王欣王相华周海袁代姜华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 J2.定量PCR检测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 刘淑娟王欣袁代姜华周慧周海王相华甄长青姜玉洁
- 文献传递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病诊断价值的评估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对于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7例血液肿瘤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前后的402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GM浓度测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GM测定对于血液肿瘤患者IA的诊断价值和抗真菌治疗前后GM浓度变化的意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拟将本观察组血液肿瘤患者并发IA的血清GM检测结果的单次I≥0.7,或连续2次I≥0.5做为阳性界值时,本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82.4%、57.1%和97.7%,与试剂盒提供的血清GM试验结果的I≥1.5的阳性界值相比灵敏度提高,而特异性无明显降低,因此能够有效区分临床诊断和拟诊两个IA级别。在其他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结果基础上加入GM试验后,临床诊断病例组的人数明显增加。根据我们确定的阳性界值标准,GM实验阳性早于痰培养或涂片平均(6.1±4.5)d(1~11d);也早于CT影像学证据平均(7.2±5.5)d(1~15d)。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水平随着治疗呈波动性下降,无效患者GM水平无变化。GM浓度与本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GM抗原检测是早期诊断IA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单次I≥0.7或连续2次I≥0.5作为阳性界值比单用一种界值敏感性提高,特异性理想。在高危血液肿瘤伴粒细胞缺乏患者中以GM实验阳性为起点抢先抗曲霉菌治疗,可降低IA病死率,监测血清GM浓度的动态变化具有评判疗效的重要价值。
- 姜华贺兆斌袁代王相华王欣
- 关键词:血液肿瘤粒细胞减少
- 腹膜后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腹膜后Castleman病(局灶型,浆细胞型)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我们手术治疗1例,术后恢复顺利,现报道如下。
- 贺兆斌刘恩宇姜华陈雨信李劲松牛军徐克森
- 关键词:腹膜后CASTLEMAN病浆细胞型术前诊断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局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