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癌放疗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自行设计的多项目调查表对 13 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期有 70 %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 ;放疗中期占 66.9% ;放疗后期占 3 0 .76%。放疗前后SD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无故疲乏、决断困难、生活空虚感和疼痛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结论 抑郁是宫颈癌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 ,在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 。
- 周芙玲李明众魏永长牛丽英姜缨
-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抑郁影响因素
-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中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水平的测定被引量:1
- 1995年
-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0例正常人及6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浆GST-π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且水平和食管病变长度呈正相关。放疗后血浆GST-π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水平在完全缓解(CR)病例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在部分缓解(PR)病例仍高于正常对照(P<0.001)。说明食管癌患者血浆GST-π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 刘小平安怀伦姜缨
- 关键词:食管肿瘤
-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食管癌放疗前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1995年
-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7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和食管病变长度密切相关。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放疗前显著降低,且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降低程度在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病人之间无明显差异。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 刘小平安怀伦姜缨张哲舫赵洪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受体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 妊娠早期糖脂代谢指标检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母婴结局的价值被引量:2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产检初产妇进行妊娠早期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在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及母婴结局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医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初产妇并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为GDM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初产妇并分娩的正常妊娠期妇女80例为对照组。于妊娠早期对所有孕妇进行糖脂生化指标的检测,内容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口服75 g葡萄糖后1、2 h血糖水平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对两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妊娠早期糖脂生化指标与OGTT血糖值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上述各指标在预测GDM的发病及母婴结局方面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孕妇比较,GDM组孕妇Hb A1c、FPG、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TC、TG、LDL-C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羊水过多、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产妇剖宫产、巨大儿以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妊娠早期FPG、Hb A1c、TG水平均与妊娠期75g OGTT血糖值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GDM孕妇妊娠早期糖脂代谢指标及Hb A1c水平均明显升高,GDM孕妇妊娠早期FBG、Hb A1c、TG水平均与母婴结局存在密切关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妊娠早期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检测对病情、预后以及治疗评价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朱丹婴姜缨
- 关键词:妊娠早期糖脂代谢妊娠期糖尿病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4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奇偶法将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加入中药保守治疗,待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 CG值转阴用时、包块消失用时、住院用时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加入中药保守治疗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 姜缨蔡奚梅
-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
-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休克6例
- 2008年
- 姜缨
-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动脉栓塞
- 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GST-л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应用抗人胎盘型谷眈甘肽S-转移酶(GST-л)切单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9例食管癌(包括鳞癌57例,腺癌2例)组织中的GST-л表达,阳性率为88.14%,且这种GST-л阳性染色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视为癌前病变的食管上富不典型增生7例GST-л阳性率为57.14%(4/7);10例正常食管上皮GST-л染色均为阴性。研究表明GST-л是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有用的标志酶。
- 刘小平姜缨张晓智安怀伦张哲舫李春海
- 关键词:食管肿瘤谷胱甘肽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
- 妊娠弓形虫感染120例临床观察
- 2000年
- 本文对11780例孕妇的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120例IgM阳性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姜缨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弓形虫感染
- 全文增补中
-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 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对 2 5例正常献血员和 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进行了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检测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其中 80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自身比较。结果 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放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 ,可以作为对放射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 吴向陇姜缨李明众汪涛王雯
- 关键词: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抗原疗效
- 放免法检测食管癌血清和血浆GST-π水平的比较
- 1996年
- 放免法检测食管癌血清和血浆GST-π水平的比较刘小平,姜缨,安怀伦谷胱甘肽S-转移酶(EC2,5,1,18,简称GST)是一组多基因具有解毒功能的同工酶,在保护细胞免受细胞毒性物质和致癌剂损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GST结构、生化和免疫学性质可分为...
- 刘小平姜缨安怀伦
- 关键词:食管肿瘤GST放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