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博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主题

  • 3篇音乐
  • 1篇旋律
  • 1篇移情
  • 1篇移情现象
  • 1篇音乐存在
  • 1篇音乐存在方式
  • 1篇音乐欣赏
  • 1篇施光南
  • 1篇体育
  • 1篇自律论
  • 1篇美声
  • 1篇美声唱法
  • 1篇民族唱法
  • 1篇歌剧
  • 1篇歌剧《伤逝》
  • 1篇共同性
  • 1篇《伤逝》
  • 1篇悲剧
  • 1篇悲剧性
  • 1篇《不幸的人生...

机构

  • 5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5篇孙博
  • 1篇杜娟
  • 1篇宫佳明

传媒

  • 2篇作家
  • 1篇音乐创作
  • 1篇戏剧之家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歌剧《伤逝》中悲剧性唱段的旋律艺术特色——以《不幸的人生》、《风萧瑟》、《刺向我心头的一把利剑》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在中国歌剧发展近百年的历史中,由王泉、韩伟根据鲁迅同名小说《伤逝》改编的剧本、由施光南作曲的歌剧《伤逝》绝对可以进入最优秀的作品之列,这部歌剧凭借着其在形式上的创新、结构上的突破、音乐上感人至深的抒情性与摄人心魄的戏剧性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而独领风骚。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歌剧中,悲剧性咏叹调是其中最具艺术高度和发人深省的唱段,它们真正体现着这部歌剧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本文正是从悲剧性唱段出发,从其旋律的创作角度进行较为深刻的探析。
孙博
关键词:施光南歌剧《伤逝》
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共同性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对各个领域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的地方戏曲民间小调已经不能够满足中国大众的审美要求,所以人们开始不断的向"世界性"靠拢;另外一方面,因为东西方人对声音美感的差异,包括发声方法和歌唱方式、情感表现形式、审美的角度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美声唱法这一"外来品"难以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认同。但两种唱法却有着共同之处,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同时,在作品中融合其两种技术手法进行诠释,作品更加丰富,歌唱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更符合我国听众的欣赏习惯,惟有如此,我国的声乐艺术才能在国际上真正树立起中国音乐学派。
孙博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共同性
音乐与体育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音乐在体育运动中被广泛地运用。音乐与体育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节奏感强的特点,都是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康复人的身心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它们在许多方面是灵犀相通、相辅相成的。文章阐述了音乐对体育运动的作用,音乐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以及体育运动对音乐学科的辅助作用。以此论证音乐与体育紧密相连,是一个整体。
宫佳明孙博杜娟
关键词:音乐体育
试析音乐欣赏中的移情现象
2013年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在一定审美意识、审美观念指导下的艺术再创造,"移情说"是专指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心情的表达被移到感知对象上去的特殊心理现象,成为欣赏者切身的感情活动,把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感情活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达到一种自我情感的审美体验心理。音乐作品在移情功能上既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同时又有其规定性,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表情特征和移情指向。移情的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同化。然而,无论是不确定性还是规定性,它们都是由音乐作品本身所拥有的情感内涵所决定的。
孙博
关键词:音乐欣赏移情现象自律论
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研究的不同角度与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音乐存在方式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而又单一的直线问题,它与人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及社会性结构密切相关,其中既有精神层面的意义性和价值性要求,也有物质层面的使用性和实用性要求。本文主要从音乐作为人之存在方式、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行为)之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三个方面对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研究角度与方法进行论述,并对现实中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研究中所凸显的问题也进行详细说明。
孙博
关键词:音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