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
- 作品数:180 被引量:1,30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速效氮肥与缓释肥混施对夏季草地早熟禾的影响
- 通过春季对草地早熟禾草坪施用不同比例的速效肥和缓释肥并观察草地早熟禾生长状况及草坪质量,研究速效肥和缓释肥混施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及草坪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速效肥与缓释肥施用比例为1:1,1:2及1:3时草坪生长速度均...
- 杨晓华杨燕孙彦
-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速效肥缓释肥混施草坪质量
- 文献传递
- 紫花苜蓿LEA第3组基因(MsLEA3-1)的克隆与分析
- 利用从紫花苜蓿盐胁迫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一个与大豆基因pGmPM10(accession No.AAA91965.1)同源的EST序列,进行3’-RACE和5’-RACE,获得一个cDNA全长序列为1728bp的基因,...
- 金后聪杨青川孙彦康俊梅晁跃辉金洪龙瑞才李燕
- 关键词:紫花苜蓿RACELEA盐胁迫基因克隆RT-PCR
- 文献传递
- 野牛草种子休眠原因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以"中坪一号"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Nutt.)Engelm)为实验材料,通过硝酸钾、赤霉素引发实验、种子解剖、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限制野牛草试验材料发芽率低下的原因。种子引发试验参照碱蓬(SuaedaglaucaBge.)种子解除休眠的赤霉素(GA3)和硝酸钾(KNO3)浓度,分设0.5%硝酸钾和20 mg/kg4、0 mg/kg、60mg/kg、100 mg/kg赤霉素等处理。结果表明:野牛草种子休眠类型属机械休眠与生理休眠同时存在,且生理休眠占主导地位的综合休眠;野牛草种球外部的颖苞对种子的强烈束缚引起了机械休眠,而生理后熟是野牛草种子生理休眠的直接原因;赤霉素对休眠程度较深的去颖苞种子引发效果最好,且以60 mg/Kg浓度为最佳。
- 孙杰熊军波刘永志康俊梅吕会刚云锦凤孙彦
- 关键词:生理休眠
- 白颖苔草盐诱导CrUGT73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糖基转移酶是植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酶,它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起关键作用。糖基转移酶催化活化的糖基转移到受体分子从而改变受体分子的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并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糖基转移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作用主要表...
- 闫丽张昆肖珂蒙崔会婷徐梦欣李明娜孙彦
-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褪黑素促进燕麦老化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提高种子活力与促进种子萌发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褪黑素促进燕麦老化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首先测定供试燕麦老化种子的初始含水量,经含水量调整后,采用浓度为1μM‑1000μM的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
- 毛培胜闫慧芳朱艳乔毛春力孙彦李曼莉
- 文献传递
- 植物抗虫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抗虫基因的来源及遗传转化方法,提出了抗虫基因工程潜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前景作了展望。
- 康俊梅熊恒硕杨青川孙彦
- 关键词:基因工程害虫抗性转基因植物
- 紫花苜蓿晚期胚胎富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花苜蓿晚期胚胎富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紫花苜蓿晚期胚胎富集蛋白,是具有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蛋白质,或者是将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
- 康俊梅孙彦白永琴张铁军杨青川
- 文献传递
- 紫花苜蓿产草量一般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参数估算被引量:3
- 2011年
- 为培育高产苜蓿(Medicago sativaL.)新品种,以110个苜蓿高产单株的半同胞后代为材料,研究其第1茬、第2茬、第3茬、第4茬及全年产草量一般配合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产草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植株共22株,一般配合力中等的植株共48株,一般配合力较低的植株共40株;淘汰40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低的单株,收到70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单株相互杂交的种子,完成了一次轮回选择。苜蓿第1茬、第2茬、第3茬、第4茬产草量广义遗传力分别为H2=34.95%,H2=50.42%,H2=29.52%,H2=1.9%;苜蓿全年产草量的广义遗传力为H2=25.58%。
- 孙彦杨青川张铁军康俊梅郭文山
- 关键词:紫花苜蓿配合力
- 低温胁迫对野牛草细胞膜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0年
- 以"中坪一号"野牛草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叶片细胞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胁迫时间越长细胞膜受到的伤害越大,但在一定限度的胁强下,叶片细胞膜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但三种酶的变化有所不同。POD活性表现为波动较大,当胁迫持续到24h时,POD活性明显降低,几乎与对照持平,说明POD对低温更敏感;SOD活性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CAT活性与SOD活性变化保持一致,这两种酶在低温适应性调节过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
- 沈静杨青川曹致中孙彦李燕熊军波康俊梅
- 关键词:野牛草低温胁迫细胞膜透性保护酶
-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燕麦相对饲用价值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燕麦相对饲用价值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N份不同品种燕麦全株样品,获取N份燕麦全株干样;(2)分别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3)将N份燕...
- 孙彦王储麻冬梅李跃胡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