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德志

作品数:75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领域

  • 38篇理学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相互作用
  • 16篇量热
  • 14篇微量热
  • 12篇热法
  • 10篇量热法
  • 10篇环糊精
  • 8篇微量热法
  • 7篇蛋白
  • 7篇离子
  • 6篇稀释焓
  • 5篇圆二色
  • 5篇人血清白
  • 5篇人血清白蛋白
  • 5篇溶剂
  • 5篇溶剂热
  • 5篇尿嘧啶
  • 5篇牛血清白蛋白
  • 5篇嘧啶
  • 5篇晶体
  • 5篇晶体结构

机构

  • 75篇聊城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2篇滨州学院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75篇孙德志
  • 15篇李林尉
  • 15篇魏西莲
  • 12篇曲秀葵
  • 10篇尹宝霖
  • 10篇刘杰
  • 9篇张庆富
  • 9篇曾涑源
  • 8篇王冬冬
  • 7篇张骞
  • 7篇刘敏
  • 6篇李玲
  • 5篇林瑞森
  • 5篇李蕾
  • 5篇傅式洲
  • 5篇徐香玉
  • 5篇赵敬中
  • 5篇张翀
  • 5篇刘峰
  • 4篇邸友莹

传媒

  • 13篇聊城大学学报...
  • 8篇化学学报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5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化学通报(中...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第七届全国配...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冶金分析
  • 1篇化学研究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聊城师院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甘露醇在正丁醇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被引量:1
2010年
使用石英振荡管密度计精确测定了293.15 K-303.15 K温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正丁醇-水溶液的密度.计算了甘露醇的表观摩尔体积VΦ和极限偏摩尔体积VθΦ,得到了其由纯水溶剂转移至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ΔtrsVθΦ.同时,测定了298.15 K温度下此三元体系的折射率nD,并求算了摩尔折射率RD.最后,从溶质-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出发对体积性质和摩尔折射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李绘朱琳李林尉孙德志
关键词:甘露醇正丁醇
亚叶酸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紫外吸收光谱法(UV)和圆二色谱法(CD)研究了亚叶酸钙(CaF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缓冲溶液中的结合反应.热力学结果表明,BSA大分子上存在可结合FL2-阴离子的两类位点.当药物分子与二类结合位点相结合时,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G°1和ΔG°2)的变化几乎是一样的,然而,标准焓变ΔH°1和ΔH°2分别是(29.76±0.50)kJ.mol-1和(-15.76±0.03)kJ.mol-1.第一类结合是熵驱动过程,而第二类结合则是以熵效应为主的熵焓协同驱动过程.光谱试验结果用于研究BSA-药物超分子体系在溶液中的结构,并且有利于理解热力学数据.
徐香玉徐继光段启虎孙祥军李林尉孙德志
关键词:光谱法牛血清白蛋白亚叶酸钙
基于柔性四氮唑衍生物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正>近年来,四唑类化合物由于其有趣的结构以及在医药、农业、成像技术、含能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1-3]。为了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本课题组采用溶剂热合成技术,以柔性配体(4-(1-苯
张庆富张海娜张翀孙德志
关键词:四氮唑铜配合物柔性配体
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293.15K~318.15K的稀释焓
2011年
应用流动式等温精密微量热技术测定4个温度(293.15、303.15、308.15和318.15 K)下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的稀释焓。根据改进的McMillan-Mayer理论对所测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表观摩尔稀释焓对浓度变化的经验方程和各阶焓相互作用系数(h2,h3和h4)和二阶熵相互作用系数(s2),根据溶质-溶质、溶质-溶剂等弱相互作用对二阶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相互作用系数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温度对稀释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梨醇的纯水溶液和卤化钠水溶液中,其二阶焓相互作用系数h2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不同温度下的二阶焓相互作用系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因而二阶熵相互作用系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为一常量。
宋明芝范传刚孙德志张在龙
关键词:稀释焓
微量热法研究替加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作为细胞化学物质组成,蛋白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活动的主要成分.细胞凋亡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证实,某些功能蛋白在(肿瘤)细胞凋亡过程的作用机制中演变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根据药物抗肿瘤机理的研究,...
王冬冬孙德志李林尉刘敏曲秀葵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替加氟微量热法
微量热法研究氟尿嘧啶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DNA作为细胞化学物质组成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免疫、细胞功能、生长、发育、繁殖、病变、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抗肿瘤药物(分子)与DNA的...
孙德志王冬冬曲秀葵刘峰李林尉
关键词:微量热法氟尿嘧啶DNA
牛血清白蛋白与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在298.15K下,应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结合圆二色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nN)2Cl2,n=12,14)相互作用的热力学。量热滴定曲线见图1(a),反应模式的模拟曲线与实验点的吻合程度的...
刘敏孙德志林瑞森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
磁性钴掺杂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Co<Sub>0.6</Sub>Fe<Sub>2.4</Sub>O<Sub>4</Sub>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吸附分离重金属离子Pb<Sup>2+</Sup>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微乳液法合成制得一...
李蕾段升霞唐荣风张亚炜曾涑源孙德志
镍与锌试剂体系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2003年
用线性扫描吸附安法研究了镍(Ⅱ)与锌试剂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特性及反应机理.发现电极反应为吸附在电极表面的Ni(Ⅱ)L的不可逆还原.在0.05mol/LNH3-0.06mol/LNH4l介质中,络合物峰电流与Ni(Ⅱ)浓度在1×10-10-1×10-1范围内呈线性,并将此法用于中草药中镍的测定.
赵敬中张贵贤姚型军孙德志
关键词:锌试剂吸附伏安法吸附性中草药电极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物作为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mic Frameworks,MOFs)因其在吸附分离、储氢、磁性、催化以及荧光检测等多方面潜在的应用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简单介绍了发光MOFs的特点,着重评述了基于金属离子和基于有机配体发光的MOFs传感材料的研究。提出了发光MOFs作为传感材料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张用芳王莉张庆富刘彩华刘杰孙德志
关键词: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发光传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