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东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通信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力线
  • 1篇电力线通信
  • 1篇译码
  • 1篇译码算法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模型
  • 1篇智能天线
  • 1篇中继
  • 1篇中继选择
  • 1篇中继选择算法
  • 1篇特征值
  • 1篇天线
  • 1篇最大特征值
  • 1篇协作通信
  • 1篇功率分配
  • 1篇放大转发
  • 1篇SCDMA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兴通讯股份...

作者

  • 3篇孙晓东
  • 2篇阎鸿森
  • 2篇李萍
  • 1篇周用芳
  • 1篇惠鏸
  • 1篇朱世华
  • 1篇吕刚明

传媒

  • 1篇电讯技术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电力系统通信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多源协作网络的分布式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算法被引量:3
2010年
该文针对多源-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以最小化系统总功率为目标,在保证系统满足一定中断概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算法。算法由源节点自主选择为其转发信息的中继节点,并引入定时器,通过竞争方式避免了分布式所导致的中继选择冲突。中继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信号后,只需根据转发门限自主判断是否进行转发,从而完成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布式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传输所需要的总发射功率。并且与集中式控制所获得的最优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性能相近,但所提分布式算法显著降低了系统的控制开销。
惠鏸朱世华吕刚明孙晓东
关键词:协作通信放大转发中继选择功率分配
TD-SCDMA系统中一种快速的下行波束形成技术
2004年
利用阵列天线系统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本征向量的信号处理(PSM)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TD-SCDMA系统的快速下行波束形成技术。此方法利用各个用户的扩频码进行目标用户的数据分离,并用迭代的方法代替用户信号的自相关矩阵的特征分解,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李萍孙晓东阎鸿森周用芳
关键词:智能天线最大特征值波束形成
Turbo码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2004年
在电力线通信(PLC)中采用具有较强纠错能力的Turbo码编译码方案,可以在电力线较为恶劣的通信环境下取得较好的通信质量。文中探讨了Turbo码在电力线通信噪声信道中采用几种不同交织器和分量码的性能,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孙晓东李萍阎鸿森
关键词:电力线通信TURBO码噪声模型译码算法电力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