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根楼
- 作品数:24 被引量:1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纤毛鹅观草与本田鹅观草的生物系统学研究被引量:5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属的两个种:本田鹅观草(Roegneria hondai Kitagawa)和纤毛鹅观草(R.ciliaris(Trin)Nevski)及其种间杂种的形态变异、染色体配对行为和同工酶电泳酶谱的分析,研究了这两个种间的亲缘关系,杂种F_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数很高,F_1自然条件下具有低的结实率。R.ciliaris根部和幼叶的酯酶、过氧化物酯同工酶谱与R.hondai的酶谱间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R.ciliaris和R.hondai亲缘关系很近,享有两个共同的基本染色体组,可拟定R.hondai的染色体组为S^hy^h。R.ciliaris同R.hondai间的亲缘关系较R.ciliaris同R.pendulina和R.pendulina同R.hondai间更近。
- 孙根楼刘芳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纤毛鹅观草生物系统学
- 本田鹅观草和缘毛鹅观草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9
- 1991年
-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届二个四倍体种本田鹅观草(Roegneria hondai Kitag.)和缘毛鹅观草(Roegneria pendulina Nevski)染色体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这两个种杂种F_1减数分裂构型4.54Ⅰ+5.01Ⅱ(环形)+6.49Ⅱ(棒形)+0.19Ⅲ+0.04Ⅳ,减数分裂过程不正常,未能结实。表明本田鹅观草和缘毛鹅观草染色体组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存在着生殖隔离,应划为两个不同的生物种。这一结论同形态学分类相一致。
- 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鹅观草属
- 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及其属间杂种F_1同工酶分析被引量:44
- 1992年
-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及其属间杂种 F_1的三叶期叶片、拔节期叶片、剑叶、幼穗和幼根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同工酶酶谱表型有明显差异。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就同一器官、同一发育时期相比,酶谱差异较大,佐证了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 F_1酶谱主要表现为互补两亲本酶谱的模式,并明显具有偏母本的倾向。
- 刘芳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小麦华山新麦草酯酶同工酶
- 葡茎新麦草的核型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对葡茎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stoloniformis)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具有1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6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较对称,属于Stebbins的“1A”类型。
- 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禾本科
- 鹅观草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被引量:20
- 1993年
- 本文首次对我国5种鹅观草属Roegneria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28。它们的核型是:高株鹅观草 R.altissima,2n=4x=28=26m+2sm(SAT);假花鳞草 R.anthosachnoides,2n=4x=28=22m+4sm+2sm(SAT);长芒鹅观草 R.dolichathera,2 n=4x=28=20m+6sm+2sm(SAT);林地鹅观草 R.sylva-tica,2n=4x=28=22m+4sm+2sm(SAT);多变鹅观草R.varia,2n=4x=28=20m+6sm+2sm(SAT)。它们的核型均属2A型,每种植物均有一对随体染色体。
- 周永红孙根楼杨俊良
- 关键词:鹅观草属染色体组型禾本科
- 赖草属七个种同工酶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赖草属7个种的幼根、幼叶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相同器官进行不同的同工酶分析,还是从不同器官进行相同的同工酶分析,这7个种的酶谱在各带区存在相似酶带,但更多的是相异酶带。从酯酶、过氧化物酶这两种酶分析结果来看,酯酶比过氧化物酶分离效果好些;从幼根和幼叶这两个器官的酶谱来看,幼根比幼叶酶带多些,分离效果也好些。
- 刘芳孙根楼
- 关键词:禾本科赖草属同工酶
- 鹅观草属三个种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7
- 1992年
- 对Roegneria caucasica,R.fedtschenkoi和R.komarovii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caucasica的核型公式为2n=4x=28=22m+2sm+4sat;R.fedtschenkoi为2n=4x=28=24m+2sm+2sat;R.komarovii为2n=4x=28=24m+2sm+2sat。它们均属于“2A”类型。
- 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鹅观草属核型
- 华山新麦草属间杂种细胞间遗传物质的转移及其在物种演化中的意义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描述了华山新麦草同纤毛鹅观草、鹅观草、普通小麦和节节麦属间杂种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间通过接合管或接合孔转移遗传物质的现象。遗传物质的转移引起多核细胞的出现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初步证明细胞间遗传物质的转称是受基因系统控制的,华山新麦草的Nb染色体组上可能存在控制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基因系统。并讨论了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后,在物种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 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麦草杂种细胞物种演化
- 云南铁壳麦D染色体组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进行了中东节节麦、中国河南节节麦同云南铁壳麦间杂交,对它们间的杂种F_1进行了染色体组分析。中东节节麦×云南铁壳麦的染色体构型为:14.14Ⅰ+5.32Ⅱ环+1.52Ⅱ棒,87.04%的细胞具14Ⅰ+7Ⅱ;中国河南节节麦×云南铁壳麦的染色体构型为:14.06Ⅰ+5.29Ⅱ环+1.69Ⅱ棒,97.05%的细胞具14Ⅰ+7Ⅱ。结果表明,云南铁壳麦的D染色体组较原始。
- 孙根楼颜济杨俊良
-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杂交
- 影响小麦族远缘杂种幼胚培养成苗率的几个因素初报被引量:4
- 1992年
- 离体培养小麦族13个属间和种间杂种幼胚,对小麦族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12个远缘杂种F_1植株。培养结果表明,C—17基本培养基添加CH50mg/L、CM200mL/L、肌醇100mg/L及蔗糖90g/L较利于杂种幼胚生长成苗。不同远缘杂交组交组合之间,以及杂交亲本不同来源地之间,杂种幼胚成苗率均显著不同。
- 伍碧华孙根楼
- 关键词:小麦胚培养远缘杂交成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