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浩进

作品数:128 被引量:283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6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产业转移
  • 20篇经济学
  • 8篇收入分配
  • 8篇老工业基地
  • 8篇范式
  • 7篇演化经济
  • 7篇演化经济学
  • 7篇主义
  • 6篇政治经济
  • 6篇政治经济学
  • 5篇研究范式
  • 5篇社会
  • 5篇内生
  • 5篇经济发展
  • 5篇公平
  • 5篇发展路径研究
  • 5篇福利效应
  • 5篇城市
  • 5篇承接产业
  • 4篇东北老工业基...

机构

  • 119篇黑龙江省社会...
  • 19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吉林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北安市社会保...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图书...
  • 1篇黑龙江省社科...
  • 1篇中共哈尔滨市...
  • 1篇中共黑龙江省...

作者

  • 128篇孙浩进
  • 7篇樊欣
  • 4篇刘懿锋
  • 4篇董正杰
  • 3篇冉政语
  • 3篇孙浩进
  • 2篇李葳
  • 2篇张桂荣
  • 2篇王璐
  • 2篇闫春
  • 1篇林洪涛
  • 1篇陈耀
  • 1篇李政
  • 1篇李永亮
  • 1篇李春晶
  • 1篇潘伟
  • 1篇刘伟民
  • 1篇那娜
  • 1篇朱媛琳
  • 1篇徐玉莲

传媒

  • 15篇奋斗
  • 12篇牡丹江师范学...
  • 8篇西伯利亚研究
  • 8篇边疆经济与文...
  • 6篇知与行
  • 5篇经济问题
  • 5篇社会科学动态
  • 4篇中国市场
  • 4篇深圳大学学报...
  • 3篇学术交流
  • 3篇黑龙江社会科...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商业研究
  • 2篇科技与管理
  • 2篇理论观察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新闻传播
  • 2篇学术界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工业结构性矛盾分析及破解路径被引量:6
2017年
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能源等传统行业产值大幅下滑,导致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减速,面临着增长乏力、转型困难等诸多问题,总的来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性矛盾、产权结构性矛盾和产品结构性矛盾三大难题,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下可破除这三大发展障碍,打开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走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孙浩进
关键词:工业经济产权结构性矛盾
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2015年
2015年1~8月,黑龙江省工业增速有所上升,但工业经济仍效益欠佳。造成黑龙江省工业出现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均衡度较低;工业外部环境的依赖度较高;工业重点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其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与瓶颈亟待破解。要破解“体制性矛盾”,首要任务是加快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而破解“结构性矛盾”的根本路径在于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孙浩进
关键词:体制性矛盾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被引量:1
2023年
从建构一种成熟理论形态的标准来考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还未完全概括出通用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仍存在理论研究中“标签化”、政策研究中“边缘化”、研究范式的“虚化”等问题。唯有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才能够增强对经济实践的理论解释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是单一或零散的若干原则,而是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体系,具体可归纳出生产关系维度上“致用”的方法论、生产力维度上“实用”的方法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互动演化维度上“适用”的方法论等核心范畴。
孙浩进
关键词: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演化
黑龙江省县域高质量招商的案例研究
2022年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大格局中,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应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争做县域振兴的排头兵。“县域强则国家强”,黑龙江省富裕县成功引进益海嘉里国际化项目,是县域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的“标杆”。富裕县的成功,离不开突破“陈规”,跳出县域思维定势,立足全球发展全局,强化要素统筹规划,以科技为向导,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成为实现城乡镇一体化发展的“桥梁”。“惟进取也故日新”,龙江县域需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破除思想束缚,将区域经济同国家发展格局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延伸,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综合优势要素,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富裕县高质量招商对各县域破解乡镇招商引资不足、跨越乡镇振兴的“卡夫丁峡谷”、转换经济发展“引擎”,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孙浩进荣欣宇孙莉颖
关键词:县域经济
空间经济学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的新发展,空间经济学日渐崛起并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独立分支。在当代,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创新亟待进一步加强,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自身存在着固有的不足与内在缺陷,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到其对空间经济现实问题的解释、对发展实践的指导。从未来趋势来看,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将不仅是一个逐步解决自身理论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受现实中全球区域经济增长新趋势影响变化的过程,在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上,空间经济学将实现一种研究范式内部的累积性新进展。
孙浩进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内生化经济学方法论
我国社会隐性收入治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隐性收入的大量存在严重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多种负面消极效应。围绕利益交易而博弈的均衡是隐性收入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内生基础。产生社会隐性收入问题的基本原因在于隐性收入利益交易的外在博弈环境和内在博弈均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通过法治这一重要路径,在对立中寻找平衡,贯彻落实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和隐性收入治理政策,严厉打击贪腐寻租,彻底消除社会隐性收入,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社会实现共享发展。
孙浩进
关键词:经济失衡政治风险法治
论列宁关于党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列宁把党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内民主的根本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为坚持党内民主,确保党的高度团结统一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进行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列宁对于党代表大会的地位、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及如何发扬党内民主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了阐释、规划和实践。
樊欣孙浩进
关键词:列宁党内民主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模式构建与政策支持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提高还有较大的潜在促进作用。从实际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应通过主导产业更替机制、结构升级促进机制、福利效应发挥机制来构建转型升级的结构高度化模式,以在主导产业转出后保持区域福利水平不下滑;中西部地区应通过梯度转移机制、静态极化机制和动态扩散机制来构建梯度承接的点域扩展型模式,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和放大区域福利正效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上,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促进环境福利改善。
孙浩进樊欣
关键词:产业转移梯度转移
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东北三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必须进一步促进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在"十二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已顺利完成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部署,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区域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十三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科技发展工程,重点推进"创新行动计划",超前部署科技发展优先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协同创新,支撑"十三五"科技发展主要目标的顺利实现。
孙浩进董正杰潘伟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协同创新
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被引量:2
2020年
制度的内生优势,就是能够有效推动有效率的制度变迁顺利实施的优势。从辩证的视阈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是一种制度比较优势,而非制度绝对优势;是一种制度本土优势,而非制度模仿优势;是一种制度后发优势,而非制度先发优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主体,主要包括顶层设计的根本性制度、宏观层面的主导性制度、中观层面的支撑性制度、微观层面的基础性制度等。中国改革的制度变迁,能够产生促进经济发展的凝聚效应、激活效应、清障效应、加速效应、相容效应、延续效应等,在结构上支撑起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是在与其他性质的制度对比中确立起来的,制度内生优势的潜力空间就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空间。
孙浩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