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继先

作品数:2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望远镜
  • 10篇天文
  • 7篇射电
  • 5篇射电天文
  • 5篇天线
  • 4篇毫米波
  • 3篇仪器
  • 3篇天文台
  • 3篇OTF
  • 2篇调焦
  • 2篇信号
  • 2篇行扫描
  • 2篇亚毫米波
  • 2篇制程
  • 2篇射电天文望远...
  • 2篇射电望远镜
  • 2篇射频
  • 2篇射频干扰
  • 2篇数据库
  • 2篇天文台址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国...
  • 9篇中国科学院紫...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郑州辰维科技...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3篇孙继先
  • 17篇逯登荣
  • 15篇杨戟
  • 8篇左营喜
  • 7篇李阳
  • 4篇张海龙
  • 3篇刘梁
  • 3篇王海仁
  • 3篇徐烨
  • 3篇刘伟
  • 3篇陈学鹏
  • 3篇林镇辉
  • 2篇何登云
  • 2篇姚骑均
  • 2篇李晶晶
  • 2篇徐烨
  • 1篇王传军
  • 1篇周鑫
  • 1篇崔辰州
  • 1篇李乡儒

传媒

  • 6篇天文学报
  • 3篇天文研究与技...
  • 2篇青海科技
  • 1篇科研信息化技...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第十一届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令哈13.7m望远镜多波束接收机的运行被引量:2
2021年
德令哈13.7 m望远镜是中国最重要的射电望远镜之一.望远镜自安装超导成像频谱仪以及采用飞行观测模式以来,运行近10 yr.在此期间,望远镜开展并完成大量的天文观测,累积了巨量的天文数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介绍了超导成像频谱仪在天文观测中的运行状态,运行中疑难问题、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详述了超导成像频谱仪各方面性能测试及多年来的性能分析,包含接收机噪声温度及望远镜系统噪声温度、镜像抑制比、接收机稳定性、波束性能等方面.列举了超导成像频谱仪更新发展方面的工作,包含本振功率自动化调整、边带分离型超导混频器预放大电路的更新、控制程序的优化等.总结经验和规律,承前启后,将过去的超导成像频谱仪的维护运行经验应用到之后新一代大规模接收机系统中.
李振强张旭国徐烨徐烨左营喜孙继先孙继先逯登荣张海龙金风娟张海龙
关键词:射电天文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13.7m毫米波天线面形检测被引量:16
2010年
将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首次应用于13.7 m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天线的面形精度检测中.为克服现场条件的限制,在测量中使用环形轨道输送相机,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现场摄影.采用回光材料制作人工的标志,利用编码标志完成摄站的自动定向和同名点匹配,用光束法平差的方法解算点的3D坐标.利用CAD面形转换法和自由拟合法计算面形偏差,最终480个调整点的面形CAD拟合后的偏差调整到了0.083 mm.验证了摄影测量在射电天文天线测量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范钦红范生宏左营喜李阳孙继先杨戟李晶晶徐烨何登云
关键词:望远镜仪器
射电望远镜的副面自适应调焦方法
射电望远镜的副面自适应调焦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天线面板和背架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用天文方法进行副面纵向调焦,记录包括每一轮调焦拟合出的调焦量、每一轮中源强度最大值对应点观测的时间、天线位置、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在内...
杨戟孙继先逯登荣李阳
2011~2017年“银河画卷”巡天数据集
2018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位于青海德令哈的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及多波束超导成像频谱仪,对银河系进行12CO(J=1-0)、13CO(J=1-0)和C18O(J=1-0)三条分子谱线的巡天观测。项目计划对银经范围-10°≤L≤250°、银纬范围-5°≤B≤5°,约2 600平方度的天区进行大范围无偏巡测--即"银河画卷计划"。本数据集介绍的就是其中20112017年所有观测、预处理后的天文巡天数据,整个观测范围内基线噪声(rms)整体分布均匀,12CO(J=1-0)基线噪声约为0.5K、13CO(J=1-0)和C18O(J=1-0)基线噪声约为0.3 K,基本可以满足天文科研要求。
逯登荣孙继先杨哲睿刘梁杨戟
关键词:毫米波银河系结构
射电天文望远镜副面的主动控制方法
射电天文望远镜副面的主动控制方法:(1).通过手动调节副面做实验,确定通过副面调节,使主-副面之间及主副面与接收机得到较好的耦合状态;(2).设计测试装置,用实测的办法来测出Y轴和Z1轴与cos(EL)成正比关系的比例系...
杨戟孙继先李阳
一种OTF观测扫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OTF观测扫描方法,该方法将一个扫描区域分成若干行,每次扫描多个相间隔的行,进行多次的隔行扫描,完成整个扫描区域的扫描。采用隔行扫描方法,在天线扫描速度、采样间隔、观测参考点时间间隔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一次...
孙继先杨戟逯登荣
毫米波射电天文数据库被引量:1
2011年
毫米波射电天文数据库是针对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近十年所观测的分子谱线数据的管理、维护、查询、再利用等进行研发的。该数据库于2010年初开发,并于同年5月投入试运行,开始为国内外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服务。2010年底,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超导成像频谱仪"成功研制并在13.7米望远镜上安装完成,将开始对整个银河系平面±5度范围内的CO同位素三条分子谱线大尺度巡天。对于伴随而来的海量观测数据,毫米波射电天文数据库也将为其提供数据存储、网络发布和资源共享。
逯登荣孙继先刘梁杨戟
关键词:数据库
一种OTF观测扫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OTF观测扫描方法,该方法将一个扫描区域分成若干行,每次扫描多个相间隔的行,进行多次的隔行扫描,完成整个扫描区域的扫描。采用隔行扫描方法,在天线扫描速度、采样间隔、观测参考点时间间隔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一次...
孙继先杨戟逯登荣
德令哈毫米波望远镜本振谐波干扰问题被引量:3
2020年
射电天文中,射频干扰问题多样而复杂,面对不同的射频干扰问题,针对不同的干扰机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从器件阶段消减射频干扰,可以预防射频干扰进入望远镜内部。介绍了德令哈毫米波望远镜9波束边带分离型超导接收机,1个本振链路系统分配18路本振信号方案,针对本振链路中信号发生器的谐波信号引起的中频窄带干扰,设计了注入模拟谐波信号的测试方案,确认了干扰产生机制并得出谐波信号频率与干扰信号频率和功率的对应关系,分析并验证了谐波干扰的传输路径。为了消减谐波干扰,利用YIG滤波器可变频段的带通特性,在本振链路上滤除谐波信号,防止谐波信号耦合到接收机系统,完成了谐波干扰的消减。
李振强张旭国李积斌张海龙张海龙
关键词:射频干扰谐波信号
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核心功能需求调查分析
2020年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许允飞樊东卫崔辰州何勃亮李长华于策肖健李珊珊米琳莹韩军陶一寒王传军王传军张海龙刘梁李正韩叙杨丝丝和兰张磊张磊王川中苏丽颖陈力苏丽颖陈力乔翠兰许谦李乡儒杨海峰曹子皇白春海周卫红强振平柏正尧周卫红袁国武柏正尧李冀孙继先和寿圣赵永恒
关键词:虚拟天文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