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云

作品数:50 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麻醉
  • 7篇硬膜
  • 7篇硬膜外
  • 6篇插管
  • 5篇气管
  • 5篇全麻
  • 5篇椎间盘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疗效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术后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星状神经节
  • 3篇星状神经节阻...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硬膜外腔

机构

  • 46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酒仙桥医...
  • 2篇石家庄市第一...
  • 2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医学情...
  • 1篇长治卫生学校

作者

  • 50篇孟庆云
  • 24篇柳顺锁
  • 15篇刘志双
  • 8篇吕艳霞
  • 8篇王秀丽
  • 6篇魏淑明
  • 5篇张彦普
  • 5篇郭跃先
  • 4篇李星
  • 4篇陆萍
  • 3篇武广义
  • 3篇吴增安
  • 3篇王秋筠
  • 3篇宋淑兰
  • 3篇李欣
  • 3篇李志华
  • 3篇段卫东
  • 3篇刘爱香
  • 3篇段秀芬
  • 3篇陈聚朝

传媒

  • 16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实用疼痛学杂...
  • 5篇河北医药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疼痛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膜外和周围神经阻滞疗法的用药问题被引量:24
2008年
硬膜外和周围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药物主要是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类2种。局麻药应采用低浓度,在阻断痛觉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运动功能。糖皮质激素中以长效的得宝松和利美达松为首选,短效的曲安奈德和泼尼松龙也可应用。镇痛合剂中可加入维生素B_(12),但其作用尚待证实。如果硬膜外用药不当或误入蛛网膜下腔会造成截瘫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孟庆云
关键词:硬膜外腔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阻滞糖皮质激素类
全麻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副反应的发生与预防研究进展
1999年
刘志双孟庆云柳顺锁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副反应
术前口服苯那普利对颈丛阻滞循环副反应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9
1998年
目的:评价术前口服苯那普利(Lotensin,LTS)抑制颈丛阻滞循环副反应的效果,并以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为客观指标,探讨颈丛阻滞期间交感神经活性及其循环副反应的原因。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各30例。B组术前夜及麻醉前2小时两次口服LTS各0.15mg/kg。于颈丛阻滞前(T_1)和阻滞后5分钟(T_2)、10(T_3)、15~20(T_4)及30分钟(T_5)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并于T_1、T_3、T_4、T_5时抽血测CA浓度。本研究均在切皮及液体输入前完成。结果:A组颈丛阻滞后BP、HR、RPP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NE)明显升高(P<0.05~0.01),肾上腺素(E)水平无显著变化。B组各指标明显低于A组(P<0.05~0.01)。结论:颈丛阻滞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循环副反应,苯那普利可有效地抑制此副反应。
吕艳霞魏淑明刘志双段秀芬陆萍孟庆云
关键词:苯那普利颈丛阻滞副作用儿茶酚胺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与激光及超激光治疗被引量:4
2002年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其所处微环境密切相关,激光及超激光通过改善再生微环境而发挥促神经再生作用,现 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加以概述。
武广义孟庆云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激光治疗超激光治疗
七氟醚与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七氟醚和硝普钠 (SNP)临床控制性降压期间血浆中NO、ET变化及含量的观察 ,初步探讨NO、ET在扩张血管降压作用中的地位。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 2 4例 ,随机分为二组 ,Ⅰ组(七氟醚降压组 ) ,Ⅱ组 (SNP降压组 )。Ⅰ组增加七氟醚的吸入浓度 ,Ⅱ组用持续静脉注射SNP ,使血压降至平均动脉压 (MAP)基础的 5 0 %~ 60 %持续 40min ,连续监测MAP、HR、七氟醚的浓度 (MAC) ,并同步采静脉血样测定NO、ET的含量。结果 Ⅰ组降压后降低而Ⅱ组增加 ;ET :Ⅱ组降压后增加 ,并高于Ⅰ组。结论 七氟醚降压血管扩张作用不是通过NO介导的 ,而SNP是通过NO cGMP途径扩张血管。
王秋筠刘志双李星孟庆云刘顺锁
关键词:七氟醚硝普钠一氧化氮内皮素
严重脑损伤患者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监测严重脑损伤患者颈静脉球氧饱和度的意义。方法 :选择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患者17例 (其中严重脑损伤 14例 ) ,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生命体征平稳 ,动脉氧饱和度达 1左右时 ,通过颈内静脉插管采血测定颈内静脉氧饱和度 ( Sj O2 ) ,并分析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GCS)及大脑皮质直接损伤间的关系。结果 :颈内静脉氧饱和度与 GCS呈显著负相关 ( r=- 0 .80 1,P<0 .0 0 1)。有大脑皮质直接损伤组患者 Sj O2 显著高于无大脑皮质直接损伤组。结论 :颈内静脉氧饱和度增加可能是脑细胞摄取氧能力下降及脑血流增加的综合反映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相对脑充血。
李星张玉萍程尉新何忠杰孟庆云
关键词:脑损伤重型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兔实验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SGB对兔实验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行右侧SGB,B组行左侧SGB,C组为对照组。于阻滞后3组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不同时点抽取颈外静脉血测定心肌酶(CK、CK-MB、LDH)NO和SOD。之后将兔处死,在结扎动脉供血区切取心肌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结扎后各组心电图,生化结果及病理变化成心肌梗死表现,各时点A、B组CK、CK-MB、LDH的升高显著低于C组(P <0.05),而NO和SOD的升高显著高于C组(P<0.05),光镜和电镜下实验组心肌梗死程度较轻。结论SGB对兔实验性心肌梗死具一定保护作用。
王颖柳顺锁武广义孟庆云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心肌梗死
瑞芬太尼伍用异丙酚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伍用异丙酚不用肌松药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8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瑞芬太尼1,2,3μg·kg-1和异丙酚2 mg·kg-1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声门暴露情况、声带的开放程度、窥喉及气管插管和注气时的反应,于诱导前、后及插管后1,3,5,10 min分别记录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1~3μg·kg-1伍用异丙酚2 mg·kg-1诱导后,声门开放良好者分别为56%,88%,100%,气管插管条件优良者分别为43%,72%,96%.2~3μg·kg-1组比Ⅰ组能提供更优良的插管条件(P<0.05).诱导后及插管后SBP、DBP、MAP、HR各组均有下降(P<0.01),3组间比较3μg·kg-1组下降幅度较1μg·kg-1和2μg·kg-1组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2 μg·kg-1伍用异丙酚2mg·kg-1不加用肌松药行气管内插管,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反应的影响相对轻微.
李欣李星宋万军胡家竣董江龙孟庆云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麻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张彦普陈聚朝刘梅英孟庆云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
前入路双针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260例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为探究出一种好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穿刺方法。方法对260例成年患者用单针和双针交替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各520次,并且对两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进行了比较。结果双针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23%,而单针组仅为75.2%。单针组显著低于双针组(P<0.005)。双针组的阻滞成功率显著高于单针组,而并发症显著低于单针组(P<0.01)。结论双针法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单针法相比,一次穿刺和阻滞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柳顺锁孟庆云刘志双殷彦良张彦普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神经传导阻滞穿刺方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