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英华
- 作品数:139 被引量:4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水稻条纹病毒与介体灰飞虱互作的相关研究
- <正>1田间灰飞虱带毒研究为了明确灰飞虱对水稻条纹病毒(RSV)经卵传播的特性,利用Dot-ELISA方法分析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发病田块、不同世代、不同龄次、不同家系及其后代的灰飞虱带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灰飞虱带...
- 周益军程兆榜熊如意季英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B2-YFP检测RSV在植物组织中分布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B2‑YFP检测RSV在植物组织中分布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实时快速检测RSV(水稻条纹病毒)在植物不同组织中(根,茎,叶,花等)分布模式,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
- 孙枫陈丽季英华
- 一种基于病原菌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检测西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和莲藕腐败病病原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线粒体基因组差异序列快速鉴定(或区分)Fusarium commune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差异序列接合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
- 魏利辉邓晟周冬梅冯辉王晓宇季英华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种质资源抗性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较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害可造成玉米严重减产,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给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可靠依据,应用单孢分离法和rDNA-ITS分子鉴定法,分离鉴定到3株江苏当地玉米弯孢叶斑病病菌,序列比对确定其均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应用当地菌源,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22年江苏省玉米区试品种进行弯孢叶斑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鉴定的73个品种中,对弯孢叶斑病的抗性有高抗、抗、中抗、感4个级别,其中普通玉米的抗性水平高于鲜食玉米,普通玉米有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占鉴定总数的8.22%;鲜食玉米有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总数的6.85%。说明此批玉米品种抗弯孢叶斑病的能力较好,高抗品种可多年多点重复鉴定,发挥品种的抗性应用价值;抗性水平较低的鲜食玉米品种要在种植区内提醒农户早防早治,尽量减少损失。
- 任春梅程兆榜陆芳孟庆长孔令杰朱云季英华
- 关键词:玉米单孢分离抗病性种质资源
- 一种快速同步检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伴随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同步检测番茄上两种病毒组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伴随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的方法,属植物保护领域。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TYmF/TYmR,Tycnb...
- 季英华胡婕朱叶芹于淦军邓金花赵文浩周益军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大豆上一种新粉虱传病毒的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2019年在对江苏大豆上病毒病进行调查时,发现徐州和淮安大豆田间出现一种表现叶片黄化、花叶症状的病毒病,为明确其伴随病毒种类,对田间采集的70份疑似病样进行分子检测和鉴定,结果在利用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通用引物检测时发现,70份疑似病样中有15份样品扩增到8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序列测定后BLAS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一种粉虱传病毒——豇豆轻斑驳病毒CpMMV(cowpea mild mottle virus, CpMMV)的同源性最高,暗示了其可能是CpMMV的一个分离物。针对CpMMV编码的CP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显示15份阳性样品均扩增到目的片段,对获得的CP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发现其序列全长867 bp,编码分子量约为32ku的蛋白;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已报道的CpMMV分离物有较高的同源性,并聚类到同一个大的分支,其中与安徽、海南等地分离物相对近缘,聚在同一个小分支。这些结果表明江苏大豆存在豇豆轻斑驳病毒的侵染危害,生产上需要密切关注。
- 吉颖吴淑华崔晓艳涂丽琴高丹娜程兆榜周益军陈新季英华郭青云
- 关键词:大豆分子鉴定
- 一种利用RT-LAMP快速检测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的方法,属植物保护领域。根据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核苷酸序列设计RT-LAMP引物(TMG2-F3,TMG2-B3,TMG2-FIP,TMG2-BIP)。样品提取总RNA后,进行RT...
- 季英华赵文浩吴淑华李廷芳杜琳琳周彤程兆邦周益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检测CGMMV的金标速测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CGMMV的金标速测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金标速测卡包括外壳以及检测卡;壳体上设置有观察窗以及加样孔;检测卡包括底板、样品垫、标记垫以及硝酸纤维素膜;标记垫上涂覆有探针一,探针一由胶体金标记;硝酸纤...
- 任春梅吴蔚程兆榜季英华杨柳缪倩李硕陆芳
- 文献传递
-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海南分离物基因组测定与毒源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为分析2012年采自海南西瓜上具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典型症状的病毒分离物CGMMV-HaiN12的分子特征和可能来源,以病叶总RNA为模板,分3段进行RT-PCR扩增,测定了该分离物基因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CGMMV-HaiN12基因组全长为6425 bp(GenBank登录号KC852074),与已报道的CGMMV分离物相比,除5′和3′端非编码区核苷酸数目略有不同外,编码区的基因结构完全相同。CGMMV-HaiN12全基因组序列与韩国分离物AF417242的相似性为99.6%、遗传距离为0.004,在进化树的末端两者聚为一支。将CGMMV-HaiN12与已发布的中日韩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所有分离物在0.000~0.027的遗传距离上聚为一支,显示这些分离物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与欧洲的西班牙和俄罗斯的2个代表分离物具有较大差别。在进化树末端,CGMMV-HaiN12与3个韩国分离物(AJ245440、JF838188、AF417242)、2个我国湖南分离物(JQ715592、JQ715595)聚为一支,表明CGMMV-HaiN12可能由韩国传入,并且与传入我国湖南的分离物高度同源。在海南本地不进行西瓜制种的情况下,为控制CGMMV在海南的危害应加强对进入海南的西瓜和砧木种子的检疫工作。
- 王峰任春梅季英华缪倩姚恋秋周益军徐冬青程兆榜
- 关键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基因组结构进化树
- 本氏烟组蛋白H4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互作调控病毒侵染
- 2023年
- 以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素酶互补技术(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assay,LCI)研究ToMMV 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的互作情况。亚细胞共定位结果显示,ToMMV CP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组蛋白H4定位于细胞核中,两者共定位于细胞核中。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结果表明,ToMMV CP与组蛋白H4的互作位置主要在细胞核中。上述2种试验结果证明,烟草花叶病毒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存在互作。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沉默本氏烟烟草中的H4基因,对沉默H4基因的植株接种ToMMV,接种后第4 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叶的病毒含量,发现病毒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H4基因的沉默会影响ToMMV在植株中的复制,组蛋白H4可能是ToMMV侵染植株的本氏烟感病因子。病毒编码的CP可能与寄主组蛋白H4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进而使病毒完成系统侵染。
- 刘亚楠孙枫涂丽琴高丹娜李硕吴淑华季英华季英华
- 关键词:外壳蛋白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