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江海

作品数:32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义齿
  • 7篇蛋白
  • 6篇老年
  • 5篇细胞
  • 5篇成骨
  • 4篇可摘
  • 4篇老年人
  • 4篇骨形成
  • 4篇骨形成蛋白
  • 3篇义齿修复
  • 3篇缺损
  • 3篇人骨
  • 3篇重组人骨形成...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局部义齿
  • 3篇咀嚼
  • 3篇活性
  • 2篇血流
  • 2篇牙科
  • 2篇牙科铸造技术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宁江海
  • 18篇刘洪臣
  • 8篇侯康林
  • 7篇王会信
  • 5篇章捍东
  • 4篇毛克亚
  • 4篇王燕一
  • 4篇郭亚娟
  • 3篇杨秀文
  • 3篇蒋一
  • 3篇王东胜
  • 3篇曹均凯
  • 2篇梁军
  • 2篇王照五
  • 2篇石校伟
  • 2篇潘和平
  • 2篇高飞
  • 1篇金悦
  • 1篇黄旭明
  • 1篇师占平

传媒

  • 10篇口腔颌面修复...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华老年口腔...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口...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磨牙残根分离后的修复治疗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通过对后牙分离残根的修复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寻求对这类残根进行固定修复的可能性。方法:收集了35例分离残根设计为固定修复的病例,对于修复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随访,结合典型病例对于这类牙体缺损的修复设计及适应证选择,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分离牙根修复治疗经过2年以上的跟踪观察,发现基牙以及修复体情况基本满意。结论:分离残根可以通过合理的修复设计得以保留,可以选择的修复形式包括冠以及覆盖义齿。
宁江海萧蕤王燕一章捍东
关键词:桩核冠覆盖义齿
纤维连接蛋白模拟多肽改进碳磷酸钙骨水泥反应性的体外研究
2005年
目的:寻找改进羟基磷灰石类骨修复材料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用固相法合成了多肽P19和P18,测定了P19与羟基磷灰石的结合特性,测定了P19对于成骨细胞附着的影响以及在P18与P19存在的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特性,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附着在碳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carbonatedphosphatecement,CPCC)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形态,并用DNA测量法测定了细胞在材料表面增殖特性。结果:P19铺板后能增强P18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多肽分子P19对于成骨细胞的作用与纤维连接蛋白类似,多肽和CPCC结合后仍然保持其各自的生物活性,吸附在材料表面的P19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经过P19多肽修饰的CPCC表面能够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吸附的数量,并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18和P19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合成的P19融合肽可以作为HA类骨损伤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添加成分以及种植体涂层的修饰,这一方法和技术在HA骨修复材料的改进以及种植体涂层修饰方面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宁江海刘洪臣龙建银毛克亚王会信
关键词:成骨细胞多肽羟基磷灰石
rhBMP-2复合生物活性玻璃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G)对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诱导骨形成的影响。方法:6只大鼠皮下袋植入rhBMP-2/BG,0.2mg0.5mgrhBMP-2,并设空白对照组。植入后3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0.5mg组rhBMP-2/BG具有成骨作用,其骨化过程类似于膜内化骨的直接骨形成。结论:rhBMP-2/BG复合物能诱导新骨形成,表明BG适合作为rhBMP-2载体。
杨秀文刘洪臣王会信宁江海王东胜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骨替代材料RHBMP-2
某社区老年人牙列缺失状况调查
2004年
目的 :了解某社区老年人群中口腔牙列缺失状况及修复现状 ,探讨我科完成保健任务新措施。方法 :利用每年例行查体时间 ,列表调查牙列缺失及修复状况。结果 :上下牙列缺失率 2 .3% ,单颌上牙列缺失率 1.2 % ,单颌下牙列缺失率 0 .4 % ,牙列缺失修复率 10 0 %。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患病率分别为 :5 .3% ,10 % ,16 .6 %。牙槽嵴高、中、低比率 :无牙颌的上颌 1∶1.3∶1.5 ;无牙颌的下颌 1∶5 .6∶6 ;上颌无牙颌 1∶1.1∶1.1;下颌无牙颌1∶2∶3。结论 :此群体老年人牙列缺失患者 ,常规义齿修复率 10 0 % ,达到了不缺牙的保健目的 。
章捍东曹均凯宁江海
关键词:老年牙列缺失咀嚼功能义齿修复
(牙合)龈距过低磨牙固定修复的牙周处理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对牙合龈距过低磨牙固定修复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这类牙体缺损及牙列缺损进行固定修复时,牙周组织处理的几种方法的设计及疗效。方法:回顾了43例牙合龈距过低磨牙结合电刀龈切术,旋转式牙龈刮除术(rotarygingivalcurettage)等方法行固定修复的病例,并对修复体的远期效果进行跟踪随访,结合典型病例对这类治疗中的牙周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比较。结果:经过1~3年的随访观察,发现牙合龈距过低磨牙固定修复时,对牙周进行适当处理后疗效较满意,修复体无松动,牙龈无明显红肿。结论:通过适当的牙周处理可使牙合龈距过低磨牙的固定修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蒋一宁江海章捍东曹均凯李岩峰党辉
关键词:磨牙
可摘局部义齿结合复合树脂贴面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并结合复合树脂贴面恢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操作特点及适应证。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5月肯氏1类牙列缺损的门诊患者16例,采用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在此基础上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前牙区贴面修复,以恢复前牙区美观、高度并重建切导,部分病例同时应用复合树脂进行了松牙固定。于修复完成后3个月、2年、4年进行随访,树脂修复采用USPHS标准进行评价,RPD则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临床检查进行评价。结果临床观察4年,复合树脂修复效果可靠,易于修理调改,调简单方便,并能最大限度保存牙体组织;修复体经济、美观,4年树脂贴面的保存率为85.7%,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的美观及功能要求;与可摘局部义齿配合使用,克服了后者外观欠佳的缺点。结论应用复合树脂结合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具有创伤小、经济、美观、有利于牙体组织保存的优点,易被老年牙列缺损患者所接受,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宁江海章捍东王燕一侯康林
关键词:义齿可摘义齿老年人
游离端缺牙对老年人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通过对游离端缺牙老年人和无缺牙老年人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变化的测定,探讨游离端缺牙对老年人脑血流的影响。方法:从临床选择双侧游离端缺牙患者16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仪,记录其咀嚼前、咀嚼5min和咀嚼10min3个时段的大脑中动脉脑血流数值,并与16例无缺牙老年人相应时段的脑血流流速作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成组t检验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3个时段的Vs、Vd、Vm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3个实验时段上对照组的Vs、Vd、Vm均数值都高于病例组相应Vs、Vd、Vm均数值。结论:游离端缺牙患者其脑部血流的供应与无缺牙组相比有减少趋势,由缺牙造成的咀嚼功能下降可导致老年人脑血流减少。
郭亚娟刘洪臣宁江海王芳
关键词:咀嚼脑血流
双亲桥接多肽的合成与成骨活性研究
2005年
目的合成一条具有双亲功能的多肽,观察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制备具有双亲桥接功能多肽P19,一端含有多谷氨酸序列,与羟基磷灰石(HA)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另一端又具有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三肽序列,通过整合素受体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观察P19对HA的亲和力和表面培养UMR106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合成P19相对分子质量2215.26,纯度53.62%,与HA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生理条件下不能被洗脱,同时P19能够促进UMR106细胞在HA表面的吸附、增殖,并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论P19具有成骨活性,可复合HA修复骨缺损和用于HA表面喷涂假体的生物活性修饰成分。
毛克亚宁江海郝立波唐佩服王继芳王岩卢世璧
关键词:HA成骨活性双亲多肽
研究下颌骨侧嵴扩增的兔动物模型的建立
2006年
目的:建立下颌骨侧嵴扩增的动物模型,初探rhBMP-2/BG(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inbioglass)下颌骨表面和缺损内扩增的可行性。方法:磨牙区唇侧骨皮质表面,预备4~6个5mm骨缺损,一侧骨皮质表面和骨缺损内放置BG/rhBMP-2,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术后8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结果:观测时间内所有植入体固位良好,下颌骨表面明显扩增,材料表面骨组织覆盖;组织学观察皮质骨表面和骨缺损内新骨形成,纤维组织分割BG颗粒,大量新生骨呈编织骨样结构,与BG颗粒直接结合。部分BG颗粒已降解被新骨取代,并与骨皮质表面直接结合,残留颗粒被新骨包围,新骨形成百分比明显高于BG(P<0.05)。结论:下颌骨侧嵴扩增模型可靠、有效。
杨秀文刘洪臣王会信王东胜宁江海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动物模型生物活性玻璃下颌骨
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在上颌窦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在上颌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需要上颌窦检查的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和重建成像,并且对重建轴位影像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及3D影像处理分析。结果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能够以矢状面、冠状面及3D等不同影像清楚地显示上颌窦的部位、形态及其比邻的解剖关系等信息。结论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对于显示上颌窦影像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有效指导临床手术。
石校伟王照五宁江海张贤华侯康林
关键词:上颌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