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涛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动脉
  • 5篇血管
  • 4篇斑块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浆
  • 3篇衰竭
  • 3篇冠状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血管生成
  • 2篇炎症
  • 2篇抑制剂
  • 2篇硬化斑块
  • 2篇预后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17篇宋涛
  • 7篇姚园
  • 5篇夏豪
  • 5篇冯莉萍
  • 3篇冯高科
  • 3篇黄燕
  • 3篇江洪
  • 3篇吴钢
  • 2篇熊岗
  • 2篇黄从新
  • 1篇陈勇军
  • 1篇王腾
  • 1篇陈卉
  • 1篇唐艳红
  • 1篇耿晶
  • 1篇杨波
  • 1篇杨靖
  • 1篇胡丹
  • 1篇孙琼
  • 1篇吴攀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心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洛尤单抗注射液,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并进行复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3.656/<0.001、4.342/<0.001),2组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P=3.877/<0.001、5.082/<0.001、10.172/<0.001、13.644/<0.001),但治疗后2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t/P=3.542/0.001),对照组、观察组室间隔厚度(IVSD)均小于治疗前(t/P=3.005/0.004、3.042/0.004);治疗1年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0.8%(χ^(2)=7.102,P=0.008)。结论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可大幅降低AMI患者血脂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率,改善心功能,同时对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赵泳捷林泽阳冯高科宋涛黄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脂肝肾功能
紫杉醇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紫杉醇和生理盐水处理,8周后处死大鼠,测量血脂水平,取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测量斑块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鼠单克隆抗体CD31培养以计数新生血管数目。结果:各模型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紫杉醇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紫杉醇组稳定性斑块比例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新生血管计数紫杉醇组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能抑制大鼠主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生长,抑制斑块进展,促进斑块稳定性。
冯莉萍宋涛夏豪
关键词:紫杉醇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心衰住院患者,在入院d2常规行心脏彩超及血液生化检查,并测定患者血浆中N T-proBN P水平。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彩超、NT-proBNP水平及18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按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根据 NT-proBNP水平高低分为高 NT-proBNP组(NT-proBNP>3200 pg/mL)和低NT-proBNP组(NT-proBNP≤3200 pg/mL),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事件组NT-proBNP水平较非事件组明显增高( 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NT-proBNP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水平预测心衰患者18个月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以随访患者平均NT-proBNP水平均数3200 pg/mL作为分组的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作NT-proBNP不同水平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曲线,计算Log-rank为29.563( P =0.000)。【结论】 NT-proBNP水平是心衰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不同 N T-proBN P水平对心衰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超过3200 pg/mL的患者预后较差。
宋涛姚园
关键词:心力衰竭利钠肽预后
ATP敏感性钾通道亚基突变对血管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ATP敏感性钾通道亚基突变(Kir6.1[V65M])对血管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同窝野生型(WT,野生组,n=35)及杂合突变小鼠(V65M+/-,突变组,n=52)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插管测定两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离降主动脉,制成3-5mm左右动脉环,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动脉环张力的变化;分离单个血管平滑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眼眶内眦静脉采血,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表达水平。结果:与野生组小鼠相比,突变组小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突变组小鼠在60mmol/L KCl及1μmol/L去甲肾上腺素刺激下的张力改变明显高于野生组小鼠(P<0.05);突变组小鼠动脉环对低浓度(0.1μmol/L)及高浓度吡那地尔(0.3μmol/L)的舒张反应性均大于野生组小鼠(P<0.01)。突变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电流峰值增加(P<0.05)。与野生组小鼠相比,突变组小鼠肾素、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P<0.05)。结论:Kir6.1[V65M]突变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机体代偿调节,激活RAAS系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电流增加,使得血管对收缩剂及舒张剂的张力反应性增加。
宋涛黄燕
关键词:ATP敏感性钾通道血压血管张力RAAS系统
血浆和肽素、PAMP、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及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别测定血浆和肽素、PAMP及NT-proBNP水平,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观察比较两组间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且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Ⅱ级、Ⅲ级患者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和肽素分别与LVEDD值(r=0.53)、NYHA分级(r=0.54)、NT-proBNP(r=0.42)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且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7,P<0.05)。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AM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中显著升高,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熊岗宋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PAMPNT-PROBNP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早期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心理体验和康复需求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心理体验和康复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2年6—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PCI的AMI患者12例,均进行6MWT。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了解患者6MWT前后的体验,根据Colaizzi七步法分析、整理资料,提炼共性问题,形成主题。结果12例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为288~402 m,平均(357.5±35.8)m。访谈时间为27~62 min,平均(43.6±9.8)min。共提炼出4大类主题:运动感知与认知偏差、社会支持系统匮乏、个体化差异的康复需求、积极适应社会的康复需求。结论AMI患者PCI后早期存在运动感知与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运动恐惧、运动障碍、试验行为偏差和运动康复认知缺乏。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匮乏,体现在医疗技术、经济、政策和家庭、工作方面。患者有个体化差异和积极适应社会的康复需求。
孙琼宋涛耿晶姚园冯高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康复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心衰住院患者,在入院第2天常规行心脏彩超及血液生化检查,并测定患者血浆中NT-proBNP水平.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心...
宋涛姚园吴钢
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房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阐述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本组共6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的局灶性房速,冠状静脉窦口位置通过冠状静脉窦造影确定。如标测的最早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口周1cm范围以内的区域并在此消融成功,则认为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冠状窦口的房速。【结果】6例房速均在冠状静脉窦口附近消融成功,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P波起点31~50(39±12)ms。本组房速体表P波具有以下特点:Ⅱ、Ⅲ、aVF导联P波呈负向波,Ⅰ导联呈等电位线或低幅正向波,aVL导联呈正向波,多数病例V1导联P波前半部分为等电位线,后半部分为正向波,胸前导联P波由右向左在V3~V5导联逐渐移行为负向。【结论】冠状静脉窦口附近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宋涛黄从新姚园杨波江洪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心电描记术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内皮抑素和生理盐水处理,8周后将大鼠处死,测量血脂水平,取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测量斑块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鼠单克隆抗体CD31培养以计数新生血管数目。结果各模型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组稳定性斑块比例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新生血管计数内皮抑素组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内皮抑素能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生长,抑制斑块进展,增加斑块稳定性。
冯莉萍宋涛夏豪
关键词:内皮抑素斑块稳定性新生血管
尼可地尔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应用尼可地尔预防冠状动脉造影(CAG)时桡动脉痉挛(RAS)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期间经桡动脉行CAG检查的患者4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和尼可地尔组,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伴随疾病、穿刺次数、血肿、RAS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尼可地尔组和硝酸甘油组患者的RAS发生率分别为9.3%和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体重、年龄、伴随疾病、一针穿刺成功率等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尼可地尔可以有效减少桡动脉痉挛的发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宋涛熊岗姚园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尼可地尔桡动脉痉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