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大力

作品数:170 被引量:1,40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天文地球
  • 6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7篇储层
  • 74篇油田
  • 34篇储层构型
  • 30篇剩余油
  • 21篇剩余油分布
  • 20篇点坝
  • 19篇地质
  • 18篇三角洲
  • 15篇教学
  • 14篇盆地
  • 13篇油藏
  • 12篇油气
  • 10篇油层
  • 9篇杜家台油层
  • 9篇旋回
  • 9篇三角洲前缘
  • 9篇扇三角洲
  • 9篇胜坨油田
  • 9篇河流相
  • 8篇河流相储层

机构

  • 16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0篇中国石油天然...
  • 2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
  • 8篇中国海洋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海油研究总...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昆仑数智科技...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海洋石油高效...

作者

  • 170篇岳大力
  • 101篇吴胜和
  • 13篇李伟
  • 12篇喻宸
  • 12篇李伟
  • 9篇李庆
  • 9篇侯加根
  • 8篇谢庆宾
  • 8篇周银邦
  • 8篇刘钰铭
  • 8篇李庆
  • 7篇印森林
  • 7篇林承焰
  • 7篇林煜
  • 7篇王旭影
  • 7篇温立峰
  • 7篇李伟
  • 6篇徐怀民
  • 6篇柳广弟
  • 6篇王贵文

传媒

  • 13篇中国地质教育
  • 7篇古地理学报
  • 6篇石油地球物理...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2015年全...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断块油气田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现代地质
  • 3篇石油学报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3篇2024
  • 15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0篇2015
  • 6篇2014
  • 16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开源软件的序贯指示沉积相建模后处理方法原理及改进
2014年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进行沉积相建模的新方法,即采用序贯指示模拟(SISIM)和基于最大后验概率更新法(MAPS)相结合进行沉积相建模,并对传统的MAPS后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确实可行的、有效的改进方法。传统的MAPS方法使用5X5方形光滑窗口进行搜索,光滑效果有限,文中提出依据地质信息在软件参数文件中调整相应的光滑窗口的大小和方向,使用与主次变程相关的,沿物源方向的,大小合适区域地质经验的椭圆形光滑窗口,得到的模拟结果更加光滑、连续,更加符合实际地质认识。同时开源软件分析环境的搭建使得从事相建模及后处理的过程更透明,更可控,更好的指导矿产的勘探工作。
方晓刚岳大力
关键词:开源软件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被引量:247
2007年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河段的卫星照片资料,推算了点坝长度与河流满岸宽度的关系式,并将其用于识别研究区点坝。总结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的三类分布模式,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进而根据侧积层模式、规模及产状进行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用检查井动态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解剖结果,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点坝中上部。该方法在研究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用于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岳大力吴胜和刘建民
关键词:储层构型侧积体点坝油藏数值模拟孤岛油田
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沙三^3亚段扇三角洲相构型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开发区的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沙三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溢岸、水道间、河口坝和坝间等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发育规模较大,具有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组合样式多样:单期微相砂体的平面组合样式主要有水道-水道型、水道-溢岸-水道型、水道-河口坝型、河口坝-河口坝型、孤立水道型5种类型。辫状水道之间的侧向拼接样式包括辫状水道与辫状水道的侧向叠置、辫状水道-溢岸-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水道间泥岩-辫状水道拼接等;河口坝之间的侧向拼接主要包括坝主体的侧向叠置、坝缘的侧向叠置、坝缘的相互交错,以及河口坝-坝间泥岩-河口坝拼接等;辫状水道与河口坝的侧向拼接主要为河口坝-辫状水道-河口坝拼接。多期辫状水道垂向上主要表现为切物源方向的近水平叠置,多期河口坝垂向上主要表现为顺物源方向的前积叠置,前积倾角约为2°~5°。
杨延强吴胜和齐立新刘志家岳大力刘丽曲晶晶
关键词:扇三角洲沉积微相
地下古河道储层构型的层次建模研究被引量:185
2008年
目前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主要侧重于露头和现代沉积,而地下储层构型分析及建模研究甚少,未形成有效的定量预测储层构型的方法,难以满足地下油藏剩余油分布预测的需要.为此,提出了层次约束、模式拟合和多维互动的地下储层构型分析与建模思路,并以济阳坳陷孤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储层为例,论述地下古河道储层构型的层次建模思路与方法.曲流河储层构型可分为3个层次,包括河道砂体层次、点坝层次和侧积体层次.将不同级次的定量构型模式与地下井资料(包括动态监测资料)分级别进行拟合,并且在分析过程中,使一维井眼、二维剖面和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之间相互印证,从而建立不同层次的储层构型三维模型.同时,建立了活动河道宽度与点坝规模的定量关系,并应用水平井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泥质侧积层的定量规模.这一研究不仅对地下地质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吴胜和岳大力刘建民束青林范峥李宇鹏
关键词:储层构型点坝侧积体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9
2018年
有效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传统讲授模式以及经典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模式的优缺点分析,提出了一种在扩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多元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式的混合实施课程教学,其中,教学方式的选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多元的混合方法则遵循"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可有效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吴胜和岳大力李庆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课程教学模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六七开发区侏罗系有利目标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陆相储集层油藏评价中储层非均质性及地下资料本身的不完备性带来的困难,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六七开发区侏罗系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测井地质学为理论指导,从沉积微相分析、油层测井评价、储量分布等多角度对研究区齐古组J3q3砂层组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认为J3q3砂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心滩及辫状河道微相,泛滥平原微相分布比较局限。油层分布受断层和沉积微相双重控制,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且心滩发育的位置是最有利的油层分布区。基于微相分析和油层测井评价结果的储量计算表明,新增控制储量719×104t,新增含油面积8.37km2。根据构造、沉积微相、油层及储量分布研究成果优选出两个有利目标区,设计4口评价井,为油藏进一步投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薛新克岳大力吴胜和蒋婷婷阿布力米提黄治赳陈诗波
关键词:油藏评价沉积微相准噶尔盆地
高尚堡油田深层沙三2亚段沉积微相及成岩储集相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明确高尚堡油田深层沙三2Es23亚段沉积微相、成岩储集相特征及各类成岩储集相的成因机制,利用区域地质、测井、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岩储集相划分,探讨各类成岩储集相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区Es23亚段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分析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得出造成本区储层砂岩渗透率较低的主要机制是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结合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将本区成岩储集相划分为稳定组分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中强压实强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剩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4类,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排驱压力、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目的层进行了成岩储集相识别,并结合沉积相,实现了成岩储集相的时空展布。
李海燕吴胜和岳大力
关键词:低渗透沉积微相成岩储集相高尚堡油田遗传神经网络
分流河道砂体构型分析方法在萨北油田的应用被引量:24
2008年
在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的指导下,针对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沉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层次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定量规模,分复合河道层次、复合河道内部的单河道层次、点坝层次以及点坝内部的侧积体层次对储层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并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曲流型分流河道三维构型模型,再现了侧积夹层的空间分布,为开发动态分析、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周银邦吴胜和岳大力刘江丽刘志鹏
关键词:储层构型点坝废弃河道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中单元新近系馆陶组点坝构型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曲流河沉积,按照层次分析思路及模式拟合的方法对地下点坝构型进行表征分析,总结了曲流河各沉积微相的岩电特征,并结合曲流河沉积模式,划分了研究区沉积微相,识别出两个点坝。综合应用开发动态资料及测试资料,认知了点坝内部构型单元的定量模式,即侧积层的倾向、倾角、间距以及单一侧积体水平宽度,以模式为指导,以井数据为约束,对点坝内部构型进行精细解剖,最终建立曲流河点坝构型三维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
周伟东刘振坤岳大力周银邦钟欣欣
关键词:点坝剩余油储层构型孤东油田
辫状河沉积构型研究进展: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
2023年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铀等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近30年来,辫状河研究在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业价值。综合辫状河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及团队的多个研究实例,根据辫状河沉积内部结构与地貌演化速率分为稳定型与游荡型辫状河,两者地貌特征无显著区分标志,形成与演化过程基本相似,可划分为4个发育阶段:水流扰动形成横向朵状(叶状)单元坝,河流汇聚形成初始河道与坝尾沉积,单元坝生长、拼接形成复合坝,河流动态平衡阶段。但是两河型的内部构型存在显著区别,稳定型辫状河心滩内部由一系列横向较为稳定的垂积体与落淤层组成;游荡型辫状河心滩频繁被河道冲刷,导致辫状河道沉积与心滩之间无明显界限、形成“泛连通体”。目前,针对辫状河沉积构型的研究已十分丰富,通过河流动力学与沉积学交叉学科研究辫状河沉积构型模式的主控因素、建立不同沉积条件下多样化的沉积模式,并探究多样化沉积模式的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难点、热点与发展趋势。
李伟李伟岳大力高建吴胜和吴胜和刘警阳张佳佳
关键词:心滩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