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真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4篇氟骨症
  • 2篇中毒
  • 2篇燃煤型
  • 2篇氟中毒
  • 1篇多药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疫情
  • 1篇疫情特征
  • 1篇治疗管理
  • 1篇突变
  • 1篇燃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生长...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耐多药

机构

  • 4篇宜宾市疾病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宜宾职业技术...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左真
  • 3篇喻茂娟
  • 2篇王守英
  • 1篇陈绪光
  • 1篇王丽华
  • 1篇李新华
  • 1篇黄余
  • 1篇康沛萍
  • 1篇赵素荣
  • 1篇朱建军
  • 1篇李文全
  • 1篇任春琼
  • 1篇柳青
  • 1篇贺娟
  • 1篇王丽华
  • 1篇张秀慧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病区儿童氟骨症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织金县燃煤型氟病区儿童氟骨症的患病情况,为该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贵州省织金县随机选择16岁以下的在校学生1616人,进行氟斑牙和X线检查。结果氟斑牙总患病率为96.42%,氟骨症患病率为7.49%,氟骨症以硬化型为主。结论织金县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情况依然严重,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王守英喻茂娟左真康沛萍李新华陈绪光
关键词:儿童氟骨症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突变与儿童燃煤型氟骨症的关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骨症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2,BMP-2)基因突变的关联。方法2010年,在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骨症情况调查中,通过《氟骨症X线诊断》(WS192.1999)确诊了氟骨症患儿121例,从中选取50例作为氟骨症组;选取该地区经相同诊断方法诊断为无氟中毒骨病变的,且经X线拍片排除佝偻病等相关骨骼疾病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测序技术,对氟骨症组及对照组儿童进行BMP.2基因全部3个外显子序列筛查,检测BMP-2基因突变情况。结果①外显子1的第401—402bp处T碱基插入突变:氟骨症组和对照组儿童T碱基插入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27.7%(13/47)和7.1%(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0,P〈0.05),调整衄值为4.62(1.94~10.90)。②外显子2的894bp处T-G突变:氟骨症组和对照组儿童TG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布为14.O%(7/50)和16.7%(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3,P〉0.05)。③外显子2的1046bp处A—G的突变:氟骨症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AA、AG、GG分别为30.0%(15/50)、24.0%(12/50)、46.O%(23/50)和50.0%(15/30)、20.0%(6/30)、30.0%(9/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99,P〉0.05)。结论外显子1的第401—402bp处T碱基插入突变与氟骨症的关系较为密切,外显子2的1046bp处A—G突变和氟骨症的关系不大。
申筑左真喻茂娟鲁玲亚
关键词:儿童氟骨症BMP-2基因突变
2015-2018年宜宾市耐多药肺结核疫情特征及治疗管理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2015-2018年宜宾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含利福平耐药异烟肼敏感)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情况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合宜宾市的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方法应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收集2015-2018年宜宾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筛查率、检出率、纳入治疗率及治疗成功率等指标评价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宜宾市共登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4 043例,接受药敏试验1 114人,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59例,检出率为14.27%。其中45~54岁年龄段占25.78%(41/159),农民占66.66%(106/159),流动人口占34.59%(55/159);新患者占36.48%(58/159),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7.46%和29.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1);纳入治疗122例,纳入治疗率为76.72%,成功治疗率为56.86%,治愈率13.72%(7/51)。结论宜宾市耐多药结核疫情严重,纳入治疗高,治疗成功率较高,但治愈率低。宜宾市耐多药患者40%为新患者,67%为农民,35%为流动人口,建议将筛查关口前移到县区定点医院,采取集中在传染病院治疗管理1年以上,减少耐多药结核传播,以提高治愈率。
邓敏左真赵素荣任春琼李文全朱建军王茂
关键词:肺结核耐多药治疗管理
地方性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尿氟与氟骨症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7年
地方性燃煤型氟中毒是由于氟污染地区居民使用高氟煤而污染环境介质和食物,从而引起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身体从外界摄入的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占总排泄量的90%左右,因此尿氟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人体内的氟负荷量,同时能够较好反映近期当地人群摄入氟的情况,并辅助诊断地方性氟中毒。
黄燕子秦祥慧喻茂娟李新华左真王丽华张秀慧
关键词:骨发育儿童
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病区氟中毒儿童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各年龄、性别在不同类型的燃煤性儿童氟骨症的分布情况和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为儿童氟骨症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以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重病区为研究现场,对当地6~16岁儿童整群抽样,运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特征的人群分布,并进行氟斑牙、X线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织金县燃煤型氟病区儿童氟骨症检出率为7.55%;不同年龄儿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3岁组和13~16岁组的检出率均高于6~<10岁组(P<0.05)。全血微量元素中钙、镁、铁、锌、铜等含量,氟骨症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磷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和氟骨症儿童血清中骨保护素(OPG)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骨症硬化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OPG含量和bFGF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骨症在织金县燃煤型氟病区儿童人群中的总检出率较高,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氟骨症儿童的全血微量元素由于氟改变骨代谢和细胞毒性的影响下降明显。氟骨症儿童的OPG与bFGF作为骨代谢血清标志物与对照组对比时分别下降和上升,特别是在硬化型的氟骨症少儿童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柳青贺娟秦祥慧王守英左真王丽华张秀慧喻茂娟
关键词:儿童骨保护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布鲁氏菌病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法,对6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采用试管凝集法(SAT)以及虎红平板凝集法(RBPT)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职业布鲁氏菌病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年龄为30~60岁,职业分布主要为农牧区、食品加工厂、养殖厂以及菌苗生产基地从业人员等;患者多明确与牛羊接触或者与相关产品有接触史。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8月,高发期为4~5月。亚急性、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12例,局限性布鲁氏菌病5例。其中急性与亚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包括乏力(28例,62.22%)、发热(33例,73.33%)、淋巴结肿大(14例,31.11%)、多汗(15例,33.33%)、骨痛以及关节痛(32例,71.11%);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上述相应症状分布情况分别为6例(50.00%)、8例(66.67%)、6例(50.00%)、7例(58.33%)、7例(58.33%),与急性及亚急性患者相比,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肝脾受累、胃肠道症状以及泌尿生殖受累几率有所增加,局限性布鲁氏菌病损伤较为集中,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受累(3例,60.00%)、骨关节损害(3例,60.00%)、发热(2例,40.00%)、淋巴结肿大(1例,20.00%)。结论职业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临床治疗中要加强对疾病的认识,规避误诊风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左真黄余
关键词: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