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旗生
- 作品数:67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葡萄牙牡蛎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及壳色基因挖掘
-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壳与金壳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外套膜组织开展转录组测序研究,其中黑壳组总计产出5 857 718 092 nt数据,筛选后的干净阅读子58 004 5...
- 严璐琪郭香巫旗生祁剑飞宁岳王晓清曾志南
- 关键词:壳色转录组
- 文献传递
- 牛蛙蝌蚪的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试验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蝌蚪在不同生长发育变态时期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比值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牛蛙蝌蚪在后肢长出前、后肢长出后到前肢长出前、前肢长出后这3个阶段,尾长/体长、消化道长/体长比值的差异显著,说明此为蝌蚪形态的剧变时期。牛蛙蝌蚪体长生长方程Lt=3.738[1-e-0.0948(t+1.2529)];体重生长方程Wt=123.65[1-e-0.9852(t+1.4058)]2.1819;体长与体重关系式W=0.074 2 L3.067。温度对牛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在22℃以上时,蝌蚪才能完成变态发育,并以在30℃时的变态率最高。
- 李春梅王晓清巫旗生何湘蓉
- 关键词:牛蛙蝌蚪
- 中国沿海牡蛎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牡蛎(Ostreidae)为世界性广布种,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由于牡蛎的贝壳极易随其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极大的变化,导致了牡蛎的物种组成及分布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采用传统的形态学以及解剖学等方法已不能...
- 巫旗生王晓清曾志南宁岳熊钢马晓
- 关键词:牡蛎分子标记
- 葡萄牙牡蛎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被引量:7
- 2015年
- 葡萄牙牡蛎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包括亲贝促熟、饵料培养、幼虫和稚贝培育等过程。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卵径约60μm,在水温25.3℃、盐度26.5及pH8.2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6 h左右发育为D形幼虫;幼虫经14~21 d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幼虫培育过程投喂饵料为金藻、小球藻、角毛藻和骨条藻,稚贝加投扁藻;采用聚丙烯塑料片作为幼虫变态附着的附苗器。同时筛选出葡萄牙牡蛎受精卵孵化及幼虫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并进行了不同饵料投喂效果及不同附苗器的附苗效果试验。
- 巫旗生曾志南宁岳祁剑飞文宇
- 关键词:人工育苗工厂化
- 冬季单体牡蛎池塘育肥初步实验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提高牡蛎商品品质,开展了池塘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冬季育肥实验。育肥实验设置4个实验组:3组室内水泥池实验组(水温分别为24℃、20℃和16℃)以及1组室外池塘实验组,室内实验组饵料来自于室外池塘藻水。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月育肥,室外池塘实验组的牡蛎肥满度由13.1%增加到了19.6%,性腺饱满个体比例由13.3%增加到66.7%;室内水泥池实验组牡蛎肥满度无明显变化。池塘实验组牡蛎糖原含量稍有增加,水泥池实验组下降。池塘育肥葡萄牙牡蛎效果明显。
- 祁剑飞宁岳曾志南巫旗生
- 关键词:牡蛎育肥池塘
- 菲律宾蛤仔5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海州(HZ)、南浦(NP)、莱州(LZ)、莆田(PT)和汕尾(SW)等不同海域的5个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野生群体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HZ群体在多个形态参数上与其它组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显示HZ群体与其它组距离较大;主成分分析共提取2个主成分,贡献率为28.28%和20.77%,累计贡献率为49.05%,散布图表明HZ群体与其他组区分明显;建立了5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和P2均为36.0%~80.0%,综合判别率为53.6%,HZ群体的判别率最高。以上结果说明HZ群体与其它4组形态差异显著。
- 祁剑飞宁岳巫旗生郭香郑雅友曾志南江泽贵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菲律宾蛤仔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泥东风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扩增引物
- 泥东风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扩增引物,它涉及一种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扩增引物。本发明确定泥东风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和其扩增引物,为泥东风螺的保护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及优良养殖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物质基础。泥东风螺...
- 王晓清熊钢曾志南秦溱巫旗生朱丹丽
- 文献传递
- 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菲律宾蛤仔解剖配子体外促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解剖配子体外浸泡的方法,研究了氨海水和5-羟色胺(5-HT)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配子的促熟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氨海水和5-HT浸泡能促进菲律宾蛤仔卵子的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P<0.05),氨海水处理组的受精率优于5-HT处理组。其中,10μmol/L 5-HT浸泡卵母细胞60 min受精率最高,达到28.38%;0.015%氨海水浸泡卵母细胞60 min受精率最高,达到41.28%。
- 巫旗生祁剑飞罗娟宁岳郭香罗辉玉曾志南
-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卵母细胞5-羟色胺
-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杂交子代的早期生长发育
- 郭香郑雅友曾志南巫旗生宁岳祁剑飞贾圆圆
- 福建牡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 2018年
-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所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9.8~16.8。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5~0.662和0.788~0.872。经邦弗朗尼校正,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24个群体–位点组合中18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平衡(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值介于0.0095~0.2874,平均值为0.1992,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224~0.1627,平均值为0.0767,暗示选育群体中存在较低水平的非随机交配现象,属于中度偏低分化。研究表明,连续的选育对群体的遗传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选育群体仍然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郭香曾志南郑雅友巫旗生宁岳祁剑飞贾圆圆
- 关键词:微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