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申白
- 作品数:67 被引量:5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信仰的自由度被引量:1
- 2001年
- 这篇调查指出,"总计有85.04%的无神论者能够宽容他人信仰某种宗教。"并且"文化程度越高,对宗教信仰的宽容度越大。"这个结论值得各方面人士体味!
- 廖申白孙春晨
- 关键词:宗教信仰信仰自由无神论
- 公职地位开放与有序社会流动——和谐公民社会的两个特征
- 一、建设和谐公民社会笔者认为"中国正在走向公民的社会",做这样一个概括是有一些依据的。据观察和理解,中国农民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按照笔者的看法,所谓公民社会,具有一些重要的
- 廖申白
- 市场消费、消费主义与真实生活需要被引量:2
- 2010年
- 廖申白
- 关键词:消费主义经济生活生活必需品中介
- 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的嬗变与综合(上)被引量:51
- 2002年
- 在西方思想中,正义概念自产生以来历经了许多演变。从希腊神话、梭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系的主流希腊思想,接通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经注入自然法的启蒙观念,汇合为自由主义的体系,并在此母体上吸收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影响,这构成了西方正义概念迄今发展的主脉。许多思想与观念都对正义的概念发生深刻影响。它的种种涵义是从它产生以来在整个西方历史中逐步增添、发展、补充进去的。在这些历史的嬗变中也不断产生新的综合形式。大致地说,在它产生于希腊思想之后,在基督教教义、自然法理论、近现代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观念基础上都产生着新的综合。罗尔斯公平的正义的理论是西方正义概念在当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综合。
- 廖申白
- 关键词:正义惩罚
- 日本企业的实践伦理(续)被引量:1
- 1994年
-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1973年制定的《行动宪章》中明确提出完成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七条原则:(1)向社会提供有用的财富和服务;(2)努力实现职工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富裕;(3)在注意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企业活动;(4)通过各种活动积极为社会作贡献;(5)通过各项事业活动,努力提高所在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6)不参与破坏社会秩序及安全的活动;(7)努力使企业的行动原则与社会常识一致.
- 廖申白
- 关键词:松下幸之助经营文化社会福利水平
-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
- 与许多其他希腊哲学家一样,亚里士多德理解的同技术有关的概念是技艺(TXVN),这个概念包含着技术与艺术,两者在其中是未分别的。本文讨论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内容包括,一、技艺、技术、艺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技艺理解图景,...
- 廖申白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 文献传递
- 信仰的选择
- 2000年
- 这是一篇有关我国信仰状况的调查材料。该材料指出:"信仰‘科学真理、无神论’的比率,呈正向线性变化,即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加。"这个结论,与美国的情况是类似的。而这种状况,说明了无神论思想的先进性。
- 廖申白孙春晨
- 关键词:科学真理文化程度无神论人道主义道德典范
- 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探析(英文)被引量:2
- 2017年
- 中西哲学家越来越希望更好地解读儒家和早期儒家,中西哲学对话的根源就是这种需要。本文认为,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某种积极的路径在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中达成共识。以此为前提,本文探讨了儒家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在道与善、"人"的概念、"人"的潜能以及实现潜能的方法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 廖申白
- 关键词:儒家亚里士多德
- 论德性伦理学的实践原理的两个基本含义被引量:6
- 2012年
- 德性伦理学是思考与实践一种朝向人真实地需要的完善与充实的生活的伦理学。实践原理是一种内在观点的德性伦理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它的第一个含义是,生活可以是实践的,表明生活的实践的可能性。实践原理的第二个含义是,生活实践可以是德性的,表明德性地生活的可能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在他的生活中发展第一种可能性,就会受到人们指责。但是,当他通过生活充分展示出第二种可能性,他才受到称赞。伦理学可以或明确或隐含地以生活的实践的可能性和德性地生活的可能性作为它的基础。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
- 廖申白
-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
-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基于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被引量:14
- 2012年
-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看作不可与身体分离的生命的形式。他区分植物性灵魂、动物性灵魂与思想性灵魂。借助对有理智的生命的灵魂结构的解释和对思想本身的结构的解释,亚里士多德使思想在灵魂中获得了最重要的性质。亚里士多德把善看作驱动人的运动的最后原因。在人的灵魂中,他区分两种指向善的原因——思想与欲求。欲求被看作灵魂的思想性活动部分与动物性活动部分趋向善对象的气质倾向。他区分欲求的三个要素:思想活动部分的希望、动物性活动部分的欲望与感情。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结构在理论上容许在灵魂的动物性活动部分拥有区别于欲望的欲求。这种欲求被解释为对于肉体快乐以外的其他快乐,它的一个重要部分被解释为选择。
- 廖申白
- 关键词:灵魂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