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民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心外科开展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在开展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其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较之前有明显的降低,同时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的提高。结论在心外科的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不仅能够大大地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优质护理的质量。
- 张会民
- 关键词:心外科优质护理护理安全
- 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7月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组织中PC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与Ⅲ期患者PCN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PCNA阴性患者(P〈0.05)。结论:PCNA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其异常表达和肺癌发病、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 李向阳钱如林刘凤娟张会民崔东王珂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CNA
- PCNA与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2013年
- 目的 研究P53、PCNA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于2008年6月~2010年7月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76例作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24例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组织中PCNA、P53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回顾性随访,观察其远期生存、复发转移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PCNA、P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72.37%、8.33%和67.26%、4.9%,Ⅰ~Ⅱ期与Ⅲ期患者PCN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CNA的表达与生存期有关,生存1年以下和3年的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20%(P<0.05),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0%,40%(P<0.05),从而提示P53和PCNA表达阳性率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预后差.PCNA阳性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PCNA阴性患者(P<0.05).结论 PCNA、P53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其异常表达和肺癌发病、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对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 李向阳钱如林崔东吴笑刘凤娟张会民王延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CNAP53癌基因
- Nucleostemin基因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基因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NSCLC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者的组织中NS蛋白进行检测,并对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54.7%(29/5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0(0/15),NS蛋白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65.2%(15/23)明显高于鳞癌组织的表达率46.7%(14/30),高、中分化组织的表达率42.9%(15/35)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织的表达率77.8%(14/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NSCLC组织中PCNA阳性率71.7%(38/5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S基因mRNA和蛋白存在明显的高表达趋势,PCNA阳性率显著增高,有利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因而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 李向阳钱如林贾向波崔东刘凤娟张会民王珂
- 关键词:基因核干细胞因子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