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锋
- 作品数:45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模拟失重抗阻力锻炼平台
-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失重抗阻力锻炼平台,包括阻力源、主支架、背部支撑、臀部支撑、踏板,所述阻力源末端设置阻力输出端,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一组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水平面内,所述背部支撑及臀部支撑均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背部支撑...
- 张剑锋李志利王林杰李莹辉汪德生王惠娟陈文娟刘书娟王颜晴王艳飞
- 失重肌萎缩的营养防护策略被引量:4
- 2022年
- 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骨骼肌特别是抗重力肌肉将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持续下降。综述了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防护作用,对近年来应用蛋白质、氨基酸类补充剂、抗氧化补充剂、维生素D和肌酸改善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效果和部分机制进行总结。现有研究发现:失重状态下蛋白质、氨基酸和HMβ的适当补充可防止抗重力肌的萎缩;由于补充剂量的不同,维生素类抗氧化剂和维生素D的改善效果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在模拟失重前、后,持续补充白藜芦醇、姜黄素类天然产物抗氧化剂以及肌酸可产生更好的防护效果。
- 郭娴唐玉婷汪毅刘书娟张剑锋李志利戴小倩王颜晴王惠娟
- 关键词:失重肌萎缩头低位卧床航天飞行营养补剂
- 动物模拟低重力锻炼装置
- 本发明属于一种动物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模拟低重力条件的动物实验设备。动物模拟低重力锻炼装置,包括:立体支架(11);滑轨(12);滑轮(13);力传感器(21);数字表头(22);弹簧(26);长度调节器;动物束缚衣(...
- 王林杰李志利李海清王惠娟陈文娟张剑锋王颜晴赵琦何思扬谈诚刘书娟
- 文献传递
- 高强度运动锻炼在载人航天飞行失重防护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2
- 2021年
- 长期太空飞行面临的失重,会导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体育运动锻炼是目前失重防护的核心措施,因此,该文对当前载人航天飞行的失重防护方案中运动锻炼模式和负荷强度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当前,空间站执行的基于运动锻炼的失重防护,多采用中低强度运动锻炼,但是中低强度锻炼防护方案耗时长,防护效果相对有限。高强度、高负荷锻炼能更为有效地对抗失重所致的多系统不良生理效应,但是高强度同时伴随较高的运动风险。中等强度与高强度交替进行的耐力锻炼与抗阻锻炼相结合的多维度综合性运动锻炼,或许是未来失重防护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 王子牛李小涛吕松泽蒙鹏君张剑锋王惠娟
- 关键词:失重耐力锻炼
- 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肌肉力量测试装置
- 本发明属于动物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鼠生理实验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肌肉力量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抗阻力锻炼装置,光刺激器(7),电刺激器(16),控制器(15),测量记录装置(17)。本...
- 李志利王林杰王惠娟姜世忠谈诚张剑锋杨鸿慧陈文娟刘书娟汪德生李建军
- 文献传递
- 动物模拟低重力锻炼装置
- 本发明属于一种动物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模拟低重力条件的动物实验设备。动物模拟低重力锻炼装置,包括:立体支架(11);滑轨(12);滑轮(13);力传感器(21);数字表头(22);弹簧(26);长度调节器;动物束缚衣(...
- 王林杰李志利李海清王惠娟陈文娟张剑锋王颜晴赵琦何思扬谈诚刘书娟
- 文献传递
- 新型抗荷裤返回状态下神经–肌肉活动影响研究
- 2023年
- 针对返回座椅工况,研究了新型抗荷裤在返回坐位下对神经–肌肉活动的影响。急性实验中5名受试者在平卧位、返回坐位、着抗荷裤平卧位、着抗荷裤返回坐位下检测了腓总神经(CPN)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慢性实验中2名受试者分别在返回坐位下着抗荷裤4小时,定时检测了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研究发现:着抗荷裤后,返回坐位相比于平卧位CPN踝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13.4 ± 3.1%且潜伏期缩短;相比于不着服,返回坐位着服后腓骨头CMAP波幅升高7.8 ± 1.3%。返回坐位下着抗荷裤2小时,CPN远端和近端CMAP波幅分别降低28.0%和45.4%,4小时后降低增加至78.2%和75.2%,但小腿和足部主动运动可缓解不适。返回坐位下长时着抗荷裤CPN远端和近端CMAP波幅降低,主动运动有利于耐受。
- 王林杰戴小倩李志利李文炯王惠娟刘书娟张剑锋王颜晴刘洪静贾蕊溪席林斌
- 关键词:腓总神经
- 尾吊模拟失重抑制股动脉收缩的PI3K信号机制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股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P13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尾吊鼠为模拟失重模型,尾吊7天和14天后取双侧股动脉,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技术检测去内皮股动脉血管对α1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
- 袁明姜世忠袁敏张剑锋汪德生王惠娟李志利
- 关键词:失重模拟
-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航天失重防护中的应用
- 2024年
- 失重环境暴露时,体液的头向分布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去重力性卸荷会导致神经及肌肉发生退行性适应,从而使航天员重返地球重力环境时面临众多挑战,严重时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运动锻炼虽然是最为有效的失重对抗防护措施,但当前基于传统运动锻炼的失重防护方案耗时过多。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的高效训练策略,可通过高强度运动结合小低度间歇或主动休息的重复组合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人体运动表现。采用不同模式的HIIT训练组合可同时改善心肺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HIIT或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运动锻炼失重防护策略。笔者通过对HIIT分类、作用机制和训练效果决定因素的系统综述,并对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执行HIIT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HIIT或许可以成为当前空间站航天员运动锻炼方案的优化策略,从而更为有效地节约资源。因此,有必要首先采取地基模拟失重实验对各种拟用于航天员失重防护的HIIT训练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验证。
- 李小涛王子牛张剑锋张剑锋王惠娟
- 关键词:航天员运动锻炼失重
- 航天失重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及对抗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长期航天飞行面临的失重可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导致人体前庭和血管功能下降、骨质丢失、肌肉结构改变。当前空间站主要采取以运动锻炼为主的失重对抗策略,其中有氧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萎缩,抗阻锻炼结合药物服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肌肉和骨质丢失,但两者均不能去除失重导致的所有不利影响,且耗时较多,消耗资源过多。近期有关太空神经视觉综合征等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现也给失重防护提出新的挑战。未来基于运动锻炼的失重对抗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基于下体负压和血流限制的对抗措施可作为当前失重对抗策略的有效补充。或许运动锻炼结合下体负压或血流限制可达到更好的对抗失重的防护效果。
- 吕松泽李小涛王惠娟王颜晴张剑锋刘书娟
- 关键词:航天飞行心血管骨质丢失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