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
-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棉片辅助夹闭颅内微小动脉瘤
- 2015年
- 目的 探索小棉片辅助夹闭术在微小动脉瘤夹闭术中瘤颈撕裂的处理以及对瘤夹滑脱、动脉瘤破裂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与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小棉片辅助夹闭术治疗19例23个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2个动脉瘤瘤颈撕裂,以载瘤动脉破口为中心,用长方形小棉片包裹载瘤动脉,其余21个动脉瘤均用棉片包裹动脉瘤,然后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用棉片辅助动脉瘤夹闭术成功修补2个载瘤动脉破口,用棉片包裹的21个动脉瘤均成功行夹闭术,未见动脉瘤夹滑脱与动脉瘤破裂现象.随访2周至7年,平均随访30.4个月.18例破裂动脉瘤中,14例Hunt-Hes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恢复良好,4例Ⅳ~Ⅴ级的患者中1例恢复良好,3例因手术时间短,正在康复中.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小棉片辅助夹闭术在微小动脉瘤手术中预防动脉瘤夹滑脱、动脉瘤破裂以及载瘤动脉破口的修复方面起关键作用.
- 张世明吴江刘建刚黄亚波胡小辉惠品晶王中高广忠鲁峻张勤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棉片
- 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286例报告)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扩大颅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探讨手术方法。结果经CT扫描证实的2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无1例死亡,术后头颅CT复查12例有颅内积气,无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治疗CSDH可以减少张力性气颅发生,亦可减少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 鲁峻张勤朱林生潘荣辉
- 关键词: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6例临床体会
- 2003年
- 鲁峻高广忠张勤蒋霖刘小星潘荣辉朱林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气管切开术病例选择并发症
- 神经导航辅助“锁眼”入路切除儿童幕上海绵状血管瘤33例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8年收治的33例通过导航引导并结合术中超声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33例患儿均经"锁眼"入路暴露并全切除肿瘤;1例因位于左侧颞部,术后出现短暂的言语障碍,术后一周恢复正常;癫痫发作19例,16例术后癫痫药物治疗3年后逐渐停药未复发;1例发生1次癫痫大发作,2例发生部分性发作,均行药物控制;2例术前偏瘫术后得到改善,无术前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或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 "锁孔"入路中应用神经导航并结合术中超声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暴露充分、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最大程度切除病灶,可减少癫痫和再次出血的风险,是治疗儿童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 张永海李君召张显峰蒋霖周焱峰鲁峻张勤高广忠
- 关键词:儿童神经导航显微手术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显微手术
- 2004年
- 鲁峻张勤高广忠朱林生潘荣辉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肿瘤破裂出血显微手术影像学检查
- 影响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总结221例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年龄65~87(68.1±5.2)岁,对可能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挑选出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脂血症、Glasgow评分、Fisher分级、入院时Hunt-Hess分级、治疗方法。其中,入院时Hunt-Hess分级、高脂血症和治疗方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其中,高脂血症、入院时Hunt-Hess分级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张勤张庆荣张鑫杭春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
-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复习2000~2005年收治的256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资料,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手术209例,其中单侧开颅134例,双侧开颅62例,3处开颅13例,死亡12例,死亡率16.7%。47例保守治疗,死亡11例,死亡率23.4%。结论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病情重,变化快,预后也较差。昏迷和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患者应及时手术,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实施颅内压监测,动态CT检查。同时必须注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治疗。
- 鲁峻张勤高广忠朱林生潘荣辉
- 关键词:颅内血肿
- 动脉瘤体穿刺减压术在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动脉瘤体穿刺减压技术在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25例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根据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动脉瘤近端暴露方法.位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动脉瘤,采用颈部颈内动脉暴露然后行翼点开颅术,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以上的动脉瘤,直接行翼点开颅术.临时阻断颈部颈内动脉或载瘤动脉近端及远端和分支,行动脉瘤体穿刺吸引器吸除血液减压,待动脉瘤压力降低后行动脉瘤夹闭术;对于血栓性大型及巨 大型动脉瘤,将载瘤动脉近、远端及其分支临时阻断后行动脉瘤体切开取栓、动脉瘤夹闭术.在动脉瘤夹闭前后,使用微血管多普勒(MVD)予以监测.结果 手术中血管临时阻断时间9~15 min,平均11 min;动脉瘤夹闭后MVD监测动脉瘤体部涡流消失,载瘤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手术后经CTA或DSA检查,动脉瘤消失,血流正常.结论 载瘤动脉近、远端及其分支临时阻断、动脉瘤体穿刺(或切开取栓)减压的动脉瘤夹闭术适用于颅内绝大多数大型与巨大型动脉瘤(包括血栓性动脉瘤);术中使用MVD予以监测,将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张世明吴江刘建刚黄亚波惠品晶王中虞正权李向东周幽心崔岗高广忠鲁峻张勤
- 关键词:穿刺减压术夹闭术
- 有限渐次减压术在防范脑肿胀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有限渐次减压术在治疗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PACHS)中防范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效果。方法:采用有限渐次减压术治疗PACHS 28例为观察组和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2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DTICH发生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无DTICH发生10例(43.5%),DTICH量大且需手术清除血肿5例(21.7%);观察组无DTICH发生14例(50.0%),DTICH量大且需手术清除血肿3例(10.7%);2组术后DT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再次手术清除DTICH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渐次减压术在治疗PACHS中具有明显降低DTICH发生和改善预后的效果。
- 王小林陆华蒋云召高广忠张勤刘小星顾建军
- 关键词:急性大脑半球肿胀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
- 显微手术切除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42例回顾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03~2016-03期间收治的42例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过程、影像学资料、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依照脑膜瘤切除程度分级(Simpson标准)分为:Ⅰ级切除17例,Ⅱ级切除20例,Ⅲ级切除5例。在患者进行显微切除手术之后的0.5-6年内进行随访,4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另外34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功能障碍。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例,1例在术中损伤了矢状窦,2例损伤了与肿瘤关系密切的静脉。结论显微手术切除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术中应尽可能将肿瘤按照Simpson标准进行Ⅰ级切除,这将有效减少术后肿瘤复发,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术中沿正确界面进行分离并保护好矢状窦、中央沟静脉、Troland静脉等重要回流静脉,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 刘小星鲁峻王小林高广忠张勤降建新
- 关键词: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运动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