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方以智《通雅》分目浅探
- 2012年
- 明末学者方以智在语言文字学领域的代表作《通雅》,内容、分目仿《尔雅》之例,而又有所革新。《通雅》分目上的革新不仅反映了方以智个人的学术思想体系,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文化知识结构,同时也代表了"雅类书"发展的巅峰。考察了《通雅》浮山本、四库本(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光绪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的分目异同,并在综合考虑全文体例统一、各版本异同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通雅》分目情况及各类各目条目数量进行了整理统计。《通雅》在类别设计上是比较全面的,但各类、各子目收录的条目则非常不平衡,这说明《通雅》之"通"在于类别的完备,而具体到研究对象,仍然是以常用词语和疑难词语为主,不是一味追求内容的全面。
- 张可
- 关键词:方以智《通雅》不平衡
- 释“无赖子”并论其发展演变以及与同义形式的竞争被引量:2
- 2010年
- "无赖子"出现在唐末:"无赖子"出现之前与出现之后的同义表达形式或者是词,或者是短语;"无赖之子"是"无赖子"的源头短语,"无赖子"出现之后"无赖之子"就被替代;"无赖子"意义演变为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且中心语"子"演变为准词缀念轻声时,"无赖子"完全成词;"无赖子"作为高文大典和文人笔下的词汇在与同义形式的竞争中逐渐转入口语方言,非汉语双音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并未被彻底取代应该还有其他值得探讨的因素。
- 华学诚张可
- 关键词:词汇化词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