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介入
  • 5篇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血管
  • 3篇冠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再灌注
  • 2篇心脏
  • 2篇血流
  • 2篇再灌注
  • 2篇缺血
  • 2篇桡动脉
  • 2篇疗效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桡动脉

机构

  • 13篇银川市第一人...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盛泽医院

作者

  • 13篇张宁
  • 7篇陆民
  • 6篇薛朝阳
  • 3篇王晖
  • 3篇宋梅
  • 2篇姚成立
  • 2篇马云海
  • 2篇曹克将
  • 2篇杨志健
  • 2篇李伟
  • 1篇李媛
  • 1篇沙勇
  • 1篇王连生
  • 1篇吕树铮
  • 1篇魏宁
  • 1篇王金萍
  • 1篇郭牧
  • 1篇闫小会
  • 1篇马志刚
  • 1篇仇玉民

传媒

  • 8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治疗的老年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 方法 选择接受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162例,按替罗非班使用时间分常规早期治疗组(82例)和延期选择性治疗组(80例),分别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PCI术前、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30 d复合心血管事件等观察指标的影响. 结果 PCI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共65例(40.1%),其中早期治疗组27例(32.9%),延期治疗组38例(47.5%),早期治疗组PCI术前TMPG分级0~1级发生率低于延期治疗组(x2=3.58,P<0.05);两组PCI术前TIMI 0~1级血流[22例(26.8%)和20例(25.0%)]、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80例(97.6%)和77例(96.3%)]及术前、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分别为(34.2±11.8)帧和(34.9±12.7)帧、(23.1±4.6)帧和(22.6±3.8)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7、0.23、0.49;t值分别为0.13、0.57,均P>0.05);30 d复合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1、0.004,均P>0.05). 结论 替罗非班早期治疗老年高危ACS患者能改善PCI术前心肌微循环,提高组织水平灌注.
王晖宋梅薛朝阳杨志健朱铁兵王连生陆民张宁李伟曹克将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9例诊断为AMI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20例AMI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的患者(B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及3个月内复诊冠脉造影择期干预其他病变血管的手术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复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择期手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PCI治疗AMI有一定的安全性,还不能认为其近期MACE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入路,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复诊及择期手术率。
宋梅马志刚马云海陆民张宁马艳萍
关键词:心肌梗死主要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患者伴有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伴有或不伴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2 70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合并糖尿病占 19.6 % ,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状态占 17%。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伴高血压、脑卒中、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该组患者无胸痛型较多 (占 5 7.9% )。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较重 ,病死率是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 3- 4倍。合并应激性高血糖代谢状态的患者年龄较大 ,病情重 ,病死率高 。
王金萍张宁薛朝阳
关键词: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冠心病并发症
缺血后处理对改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肌血流灌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择发病12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215例,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缺血后处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年龄65岁及以上患者分别为38例和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再灌注30s,再缺血30s,交替3次后再持续灌注的方法。分别评估缺血后处理对老年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冠状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1.1%(8/38)和45.7%(2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5);其中高危、需要药物或电转复及临时起搏等于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9%(3/38)和26.1%(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5,P〈0.05)。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分别为(23.64±3.7)帧和(26.1±5.9)帧(t=5.434,P〈0.05)。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分别为89.5%(34例)和69.6%(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9,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能减轻老年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可应用于老年人STEMI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王晖薛朝阳宋雪荣杨志健陆民张宁李伟曹克将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损伤
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本地区AR防治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门诊诊断为AR且同期接受血清变应原特异性lgE(sIgE)检测的患者1 664例。采用变应原s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结果:(1)IgE检测阳性1 158例(69.59%);(2)吸入性变应检测阳性1 096例(65.87%),食入性变应原检测阳性330例(19.83%);(3)艾蒿是致敏程度最高的变应原,阳性级别≥3级的患者占76.32%;(4)仅对1种变应原过敏者为294例(25.39%),2种244例(21.07%),对3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者620例(53.54%);(5)不同的就诊季节里,夏季检出变应原阳性例数最多,为968例(83.59%),主要变应原为艾蒿(69.01%);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后,AR患者sIgE阳性率较之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艾蒿、狗上皮、真菌组合、鸡蛋、花生、黄豆、海鱼组合及水果组合均在不同性别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普通豚草、艾蒿、尘螨组合、蟑螂、鸡蛋、牛奶、海鱼组合、虾、水果组合及坚果组合均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干草尘埃在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主要变应原以艾蒿为主,不同变应原分布特点受就诊季节、COVID-19流行、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分布特点及规律。
章峪侨闫小会申学良刘铭周瑜贺娇张宁陈宝丽杨凤霞马瑞霞
关键词:变应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
STEMI急诊PCI后多支冠脉病变治疗的评价
2009年
目的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比较药物治疗或择期PCI处理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临床疗效,评估STEMI后对非梗塞相关血管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比较了151例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急诊PCI处理梗塞血管的STEMI患者,根据对非梗塞相关血管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组1为心梗后7-14d行择期PCI者共64例,组2为药物治疗者共87例。比较两组病情变化、造影资料、住院期间及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情况及造影结果相似;组1病人的住院日为(16.98±5.84)d,较组2病人(11.29±5.00)d长,二者比较P=0.000;院内MACE发生率在组1为4.69%、组2为4.60%,院外MACE发生率在组1为3.13%、组2为13.79%,二者比较院内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STEMI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急诊PCI后,再择期行PCI术,远期MACE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
陆民姚成立沙勇贾绍斌魏宁仇玉民薛朝阳王晖张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支冠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腰臀比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腰臀比(WHR)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41例STEMI后行择期PCI的中老年患者测量腰围、臀围,按WHR分为正常组、轻度中心性肥胖组、重度中心性肥胖组,术后第2天晨用比浊法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对各组间的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WHR的增大,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呈现增高趋势(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WHR与血小板聚集率间有相关性(r=0.333,P<0.05)。对应因子分析显示,男性WHR≥1.00、女性WHR≥0.95对应于血小板聚集率>50%,即氯吡格雷抵抗。结论 WHR与服氯吡格雷后的STEMI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正相关关系,对于男性WHR≥1.00、女性WHR≥0.95的患者,应考虑增加氯吡格雷用量,以抑制过高的血小板功能。
吕娜娜张宁郭蕾宋梅张振伟宋继萍陈芳
关键词:腰臀比中心性肥胖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发病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及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CHD患者17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2例]及健康对照者80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hs-CRP含量检测。结果SA组、UA组、AMI组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5.12±1.44)、(22.82±9.16)、(46.34±28.2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4±0.76)mg/L(P<0.01);经治疗2个月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SA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ACS患者2个月,发生心脏事件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事件发生者(P<0.05)。结论炎症在CHD,尤其是ACS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s-CRP可作为CHD严重程度的有效评价指标;hs-CRP对ACS患者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
杨彩霞马彬张宁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桡动脉途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AMI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从桡动脉穿刺到支架植入平均时间39.24分,31例PCI全部成功,PCI成功率为100%;经桡动脉PCI成功率96.77%,最终TIMI血流3级达到96.77%。术后并发症:桡动脉痉挛4例(12.90%),暂时桡动脉闭塞2例(6.45%),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1例(3.22%)。平均卧床时间(94±12.3)小时,平均住院天数(9.4±3.1)天。结论AMI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可以作为AMI急诊PCI途径之一。
薛朝阳陆民张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桡动脉血管成形术
高血压患者运动试验的价值
2004年
目的 研究伴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病患者平板运动实验的特点。方法  71例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病患者 (HP)与 6 4例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非高血压患者 (NHP) ,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发现两组敏感性 (86 .5 % ,82 .6 % )、阴性预测值 (75 .0 % ,6 5 .2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特异性 (83.3% ,4 4 .19% )、阳性预测值 (92 .6 % ,6 2 .7% )、准确性 (82 .8% ,6 6 .2 % ) ,NHP组高于HP组 (P <0 .0 5 )。HP组病人平板运动试验发生心电图ST段下移时间比NHP组延迟出现 (P <0 .0 1)。其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最大ST段下移幅度大于冠脉造影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试验假阳性率增加 ,这部分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段下移延迟出现 。
李媛张宁陆民吕树铮
关键词:高血压冠状动脉心脏病冠脉血管造影术平板运动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