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1
- 2011年
- 采用1960~2009年112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西北地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计算出各站点的湿润指数。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对全区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北地区近50年来有变湿趋势,湿润指数平均每10年增加0.006;季节上以春、冬两个季节的增加趋势最明显。该区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大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由湿润指数变化的空间差异,将全区划分为3个区域:显著增加区、轻度增加区、持续减少区。影响湿润指数变化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代对其影响程度不同,湿润指数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日照时数、潜在蒸散量、风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 黄小燕张明军贾文雄王圣杰张宁
- 关键词:湿润指数年代际变化影响因素
- 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本研究基于城乡视角,利用1993—2013年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首先分析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差异,然后应用ELES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结果表明:1993—2013年间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杂项八大类消费品中,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构变化明显,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整体消费欲望强于农村居民。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仍居于重要位置。农村居民各类需求的收入弹性均小于城镇居民,映射出农村居民低水平消费的基本态势。住房成为农村居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消费项目,依然为生存型消费;而城镇居民较为关注的是交通通信、杂项和家庭设备,属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城镇居民杂项支出与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变化较为剧烈,城乡居民消费次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提升居民购买力、引导购买意愿、优化购买环境是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路径。
- 王录仓张宁
-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ELES模型
- 居民生活质量与城镇化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以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模型得到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度并利用GIS对其空间可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5年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度平均值处于中度失调阶段,2014年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2)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衡,高协调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省会等主要城市;协调度较高的区域由东部沿海零散状分布演化为东部沿海自北向南完全汇合的带状分布。(3)从空间集聚性来看,H-H类型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L—L类型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甘肃三省。(4)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消费水平、信息化水平、投资、区域经济水平对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工业化水平对其形成了制约。
- 张宁白永平乔富伟汪凡陈志杰
- 关键词: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度
- 甘肃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29
- 2016年
-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表象,其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黄河三峡景区凭借其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成为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受河谷地带的基础性影响,其资源类型、空间结构、游览线路等表现出典型的空间特征,深刻影响着景区旅游空间格局。借助Arc GIS空间网络分析模块和Excel平台,对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基尼系数高达0.755,分布均匀度仅为0.245;采用最邻近指数和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分析空间分布类型;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均衡性,运用β指数、γ指数和α指数刻画空间连接度。结果表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度低,呈多中心集聚分布。这既有利于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整合和旅游规模效应的产生,又可以减弱区间屏蔽作用等外部不经济性。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密度低,空间联系较弱,通达性较低。各景点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旅游路线多为单线往返,缺少串联各个景点的环形线路。
- 王录仓杨志鹏武荣伟张宁
-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 英语教师在研究中使用信息技术资源的调查及启示
-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外语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和前沿的技术支持,在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是促进教师研究的有力途径。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外语教师在研究中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相关研究十分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混合研究...
- 张宁
- 关键词:英语教师信息资源
- 陕甘地区出土的汉唐马鞍研究
- 人类驯服马之后,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之骑兵的不断壮大,马鞍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并因之成为人们娱乐、出行、争战等必不可少的马上用具。本文通过全面检索搜集陕甘地区汉唐马鞍的考古出土资料以及相关墓室、洞窟壁画等图像...
- 张宁
- 关键词:汉唐文化交流
- 文献传递
- 琵琶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中“诉”的音乐内涵
- 琵琶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族弹拨乐器。因其拥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富有内涵的艺术表现力,被誉为“民乐之王”。本文在对琵琶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演奏的分析来诠释“诉”的乐意的表达,在形态运用上,表...
- 张宁
- 关键词:琵琶曲音乐风格演奏分析
- 文献传递
- 西北内陆国家级新区城市活力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活力空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夜间灯光数据、POI数据、路网数据及建筑矢量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FD-CR模型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析兰州新区城市活力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兰州新区城市活力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圈层递减的特点。2)综合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性。核心地区以“高-高”集聚为主,外围地区以“低-低”集聚为主。3)不同功能区综合活力具有空间异质性。热点区集中于新区中部,呈现“中密周疏”的特点;冷点区总体呈现“北多南少、北聚南散”的分布特征。4)城市活力并非由单因素主导,而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交通可达性、城市功能和地理区位对城市活力影响显著。自然条件和环境质量不直接作用于城市活力,而是通过耦合其他因素间接影响其空间分异。
- 张宁张志斌郭倩倩马晓敏赵娜娜李化英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基于核方法的脉冲神经元脉冲序列在线学习研究
- 人工神经网络已经成功应用在很多领域,近年来研究者们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关注逐渐转向了更具生物特性的脉冲神经网络,尤其是脉冲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理论研究。从对脉冲序列的学习方式来看,脉冲序列的学习算法主要可分为离线学习和在线学习...
- 张宁
- 关键词:神经网络脉冲序列多核学习
- 一种无人机辅助的毫米波无蜂窝网络收益最大化接入策略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辅助的毫米波无蜂窝网络,为了提高网络中运营商收益,优化网络资源分配,构建了一个包含用户关联和资源分配的接入策略设计问题。该问题以最大化运营商收益为目标,同时兼顾用户的QoS需求,表现为一个混合整数非凸非线...
- 马忠彧蒲剑冰高玉玺张宁高亚娟冉亮肖飞陈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