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中级无机化学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学
  • 2篇青年学生
  • 2篇无机
  • 2篇无机化学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解除婚约
  • 2篇婚约
  • 1篇靛蓝
  • 1篇新教
  • 1篇新教材
  • 1篇学史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引入
  • 1篇社会习俗
  • 1篇试剂
  • 1篇配合物
  • 1篇配合物合成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0篇张宁
  • 4篇王明召
  • 2篇刘克文
  • 2篇张松
  • 2篇王印焕

传媒

  • 4篇化学教育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首届清华青年...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氏试剂的发现被引量:5
2008年
格氏试剂的发现是20世纪初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它促进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发现者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张宁刘克文
关键词:格氏试剂化学史
两本中级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文章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体验,对比了高教版和北大版两本中级无机化学教材内容的框架结构及表现形式,从难度、跨度和实用度三个角度对两本教材进行了评价,并发表了见解,可为教材使用者和编者提供参考。
王明召张宁
关键词:中级无机化学
民国乡村阶层流动状况
2008年
由于分家、变故等内在原因以及匪患、捐税等外部压力,乡村各阶层处于频繁的分化与流动过程,贫困农户与富裕农户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忧虑,使乡村农户暂时漠视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与差异,原本悬殊的距离在他们心中得以缩减和接受。这也是租佃与雇佣能够长期存在于农村却没有引起大的波澜的原因所在。当然,表面上的融洽并不能掩盖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土地分配不均衡造成了大量缺地少地农民的长期生活苦痛,土地革命是迅速改变这一局面的唯一有效途径。
王印焕张宁
关键词:民国时期租佃雇佣阶级关系
民国时期北京婚姻家庭中妇女的地位被引量:6
2008年
民国时期北京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平等关系没有完全确立。传统社会中的男尊女卑、妇女无经济地位现象还相当严重,典妻、卖妻、停妻再娶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同时,城市下层民众中的姘靠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妇女也不惜以改嫁再婚作为谋生的依靠。这一时期婚姻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变革,呈现出新旧并存、传统与近代相互交融的特征。
张宁王印焕
关键词:民国时期夫妻关系
模板反应及其在含氮大环金属配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2008年
扼要介绍了模板反应的概念、类型,并举例介绍了在含氮大环金属配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张宁王明召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
高教版与北大版《中级无机化学》教材对比与评价
Two current textbooks of the intermediate inorganic chemistry, the second course in the so-called “two-steps” ...
张宁王明召
关键词:中级无机化学
文献传递
酚类抗氧化剂知识引入高中化学——设计一段配合新教材的阅读材料
2006年
以高中新教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中有关苯酚的知识为切入点,配合《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选修)》中有关氢键的知识,设计了一段阅读材料———从苯酚到食品中的酚类抗氧化剂,并较全面地介绍了酚类抗氧化剂的相关知识。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苯酚知识和氢键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食品化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自主认识化学的兴趣。
张宁王明召
关键词:新教材苯酚氢键酚类抗氧化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蓝与生活被引量:8
2008年
靛蓝是重要的天然染料,它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靛蓝的人工合成更是人类史上合成天然染料的里程碑。
张宁刘克文
关键词:靛蓝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学生解除婚约的艰难环境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婚姻自主观念的传播,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遭到了青年学生们激烈的反抗,他们强烈希望能够解除婚约。但在解约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既有法律方面的诸多限制,也有缔结双方父母长辈的反对,同时...
张宁张松
关键词:青年学生社会习俗
文献传递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学生解除婚约的艰难环境——以《妇女杂志》、《生活》等期刊的刊载情况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婚姻自主观念的传播,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遭到了青年学生们激烈的反抗,他们强烈希望能够解除婚约。但在解约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很多的阻力和困难。既有法律方面的诸多限制,也有缔结双方父母长辈的反对,同时也受到传统社会习俗的约束,诸如追求婚姻稳定以及要求女子坚持贞烈观等。因此,学生们的解约之路,注定充满荆棘坎坷而未必有望。
张宁张松
关键词:青年学生解除婚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