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联合移植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后
  • 1篇心脏移植
  • 1篇型心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移植后
  • 1篇异位心脏
  • 1篇异位心脏移植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张庆华
  • 4篇亓峰
  • 4篇吴乃石
  • 4篇孙振东
  • 4篇蔡国华
  • 4篇刁力为
  • 2篇马东亮
  • 1篇雷加吉
  • 1篇张国伟
  • 1篇夏求明
  • 1篇陈子道
  • 1篇姚志发
  • 1篇李君权
  • 1篇刘宏宇
  • 1篇吕航
  • 1篇何天腾

传媒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肺联合移植后曲菌性败血症全身播散一例被引量:4
2005年
姚志发张庆华刘宏宇吕航何天腾李君权张国伟陈子道夏求明
关键词:败血症移植后播散全身扩张型心肌病
人工腱索植入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植入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26),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组;B组(n=24),为需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的患者实行人工腱索植入术重建瓣下结构。分别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功能,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术后3个月B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优于A组(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人工腱索植入重建瓣下结构的技术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改善,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刘石健骢马东亮蔡国华亓峰刁力为孙振东张庆华韩思扬吴乃石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人工腱索瓣下结构左心室功能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流程及经验体会
2012年
目的总结建立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经验、方法及体会。方法行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120例。其中预备实验60例,正式实验60例。结果预备实验手术成功率为45%,正式实验手术成功率为85%。正式实验整个手术时间为(74.3±17.1)min,供心缺血时间(29.6±t0.3)min,供心摘取时间约(7.9±4.2)min。移植心存活时间为(11.1±5.7)d;5例心脏移植后大鼠长期存活,最大体重达740g。结论成功制备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良好手术技术和严格的围手术期处理同等重要。
蔡国华孙振东亓峰雷加吉刁力为张庆华吴乃石
粉防己碱与硝苯地平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影响对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粉防己碱与硝苯地平对比实验研究,探讨粉防己碱与硝苯地平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粉防己碱治疗组、硝苯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左全肺切除复合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分别应用粉防己碱和硝苯地平按最低安全剂量进行灌胃干预、治疗组。测定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指数,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结果:两个治疗组肺动脉压力及右心指数均降低,均能够改善肺血管重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中NO含量粉防己碱组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且对大鼠体循环压力影响小,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粉防已碱和硝苯地平均能够逆转野百合碱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肺血管重建,降低肺动脉压力,但综合比较,前者对于降低肺动脉高压更有优势,可能与NO相关。
亓峰马东亮刘石健骢蔡国华孙振东刁力为张庆华韩思扬吴乃石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粉防己碱硝苯地平一氧化氮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分析可能的预防方法。方法:对300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各进行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与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术前指导,减少手术因素的影响,加强患者术后依从性。一旦出现术后POCD,应积极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精神症状。
韩思扬蔡国华刁力为孙振东亓峰张庆华吴乃石
关键词:心脏手术高龄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