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芝

作品数:19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海藻酸
  • 6篇粘度
  • 5篇相转移
  • 5篇海藻酸钠
  • 4篇溶胶
  • 4篇酸钠
  • 4篇海藻酸钠溶液
  • 3篇溶剂
  • 3篇溶胶-凝胶
  • 2篇定标粒子理论
  • 2篇溶剂效应
  • 2篇汽液平衡
  • 2篇温度效应
  • 2篇相对粘度
  • 2篇聚乙二醇
  • 2篇二醇
  • 2篇分子
  • 1篇电池
  • 1篇电极
  • 1篇电解质

机构

  • 17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日本东北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1篇平原大学

作者

  • 19篇张庆芝
  • 8篇郑洪河
  • 6篇王键吉
  • 4篇王征宇
  • 3篇张虎成
  • 3篇今野干男
  • 2篇吴长增
  • 2篇卢锦梭
  • 2篇孙仁义
  • 1篇董良
  • 1篇郑洪和
  • 1篇刘文彬
  • 1篇席国喜
  • 1篇田圣军
  • 1篇郝存江
  • 1篇宋春雨
  • 1篇杨书廷
  • 1篇成庆堂
  • 1篇陈改荣
  • 1篇郭保生

传媒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世界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河南机电高等...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沉淀法从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被引量:18
1999年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提取果胶,采用水溶液萃取、硫酸铝提取果胶的方法,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液量、溶液pH值以及硫酸铝用量对果胶产量的影响,获得的适宜条件是:一定量的马铃薯渣置于15倍萃取液中,加热至90℃并恒温搅拌1h,萃取液过滤后,加入原料量20%的硫酸铝沉淀果胶。
陈改荣郑洪和张庆芝
关键词:马铃薯渣果胶
高分子溶液sol—gel相转移Power—Law公式的修正
1995年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长期以来使用的高分子溶液sol—gel相转移的Power—law公式η_r∝(f_c—f)^(-k)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在式中引入有关体系性质的参量和实验的边界条件后,可将公式变为η_r∝[1—(f/f_c)α]^(-k)。而修正后的公式更加接近实验事实。参数α反映了溶液中溶质、溶剂以及添加的金属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从而得到的结果也更加可靠。
张庆芝郑洪河
关键词:相对粘度
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与溶剂效应被引量:1
1996年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lo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软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临界点fc的影响,明确了临界点附近相对粘度的幂次公式ηrel∝(fc—f)-k)的适用范围。
郑洪河张庆芝王键吉王征宇今野干男斋藤正三郎
关键词:溶胶相转移海藻酸钠粘度溶剂效应
海藻酸钠的热分解研究被引量:39
2000年
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并结合IR详细研究了海藻酸钠的热分解过程。研究表明,海藻酸钠的热分解共分四步:60~170℃之间海藻酸钠痈去内部结合水;220~280℃之间海藻本钠裂解为中间产物;300~370℃之间中间产物进一步裂解并部分碳化;560℃左右最终氧化生成NaO2。并用三步差别法对人们较感兴趣的第二步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席国喜田圣军成庆堂张庆芝
关键词:海藻酸钠热分解动力学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
关于盐类对海藻酸的溶胶—凝胶相转移的研究
1992年
本文研究了各种金属阳离子对海藻酸钠(NaAlg)水溶液形成凝胶过程中相对粘度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法(NMR)对溶胶—凝胶相转移的机理作了考察。
张庆芝王征宇今野干男斋藤正三郎
关键词:海藻酸溶胶凝胶盐类相转移NMR
海藻酸钠溶液溶胶-凝胶相转移的温度效应及IR光谱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考察了3wt%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Cu2+、Co2+后,体系的粘度、电导与离子浓度、温度的关系,结合IR光谱对海藻酸钠溶液在溶胶-凝胶相转移过程中的分子结构与构型变化进行了解剖。
张庆芝郑洪河王征宇今野干南斋藤正三郎
关键词:海藻酸钠溶胶-凝胶相转移
共溶剂对石墨电极界面SEI膜成膜机制和膜性能的影响
2003年
郑洪河张庆芝王键吉
关键词:负极材料石墨电极SEI膜膜性能共溶剂
海藻酸钠在KCl水溶液中的粘度行为被引量:6
1998年
通过测定海藻酸钠水溶液的特性粘数及在低高于强度的条件下其浓度与比浓粘度关系曲线上的峰值,系统地研究了KCl浓度在2×10(-5)-0.5mol·L(-1)范围内对海藻酸钠溶液粘度行为的影响.根据Odijk-Skolnick-Fixman理论和Rinaudo的处理方法,从理论上对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行为进行了探讨.
张虎成郑洪河王键吉杨书廷张庆芝
关键词:海藻酸钠粘度聚电解质氯化钾溶液
定标粒子理论预测乙醇-水体系汽液平衡盐效应被引量:17
1996年
测定了70℃下3个1-1型电解质(NaCl、NaBr、KCl)在各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体系中的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并给出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盐效应参数的方法。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方程,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的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力在Lennard-Jones位能函数基础上计入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电荷-偶极、电荷-诱导偶极的贡献,其中离子-分子间的静电作用项仅限于规则排列的第一配位圈之内。将混合溶剂的局部介电常数视为液相浓度的函数,函数关系由实验拟合。在乙醇浓度变化的很大范围内,3个体系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孙仁义张庆芝
关键词:乙醇汽液平衡定标粒子理论
无机盐对聚乙二醇(PEG)水溶液浊点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聚乙二醇(Polyethylenylycol,PEG)是一种线型水溶性大分子,广泛用于造纸工业的粘着剂,纤维工业的上浆材料,它在生物体内的原生质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其分子结构简单,且不荷电,所以它对研究大分子水溶液中的结构效应是很有益的,无机盐的加入可以改变PEG溶液体系的相转移温度。Baily和Callard,曾研究过无机盐对PEG水溶液浊点温度的影响。本研究除进一步系统考察这种影响外,还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规律性,并且确定了PEG+H_2O体系的下临界共溶温度。
吴长增张庆芝卢锦梭今野千男斋藤正三郎
关键词:无机盐聚乙二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