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甘油发酵制取1,3-丙二醇菌株筛选被引量:18
- 2004年
- 为提高克雷伯氏肺炎杆菌转化甘油生产 1,3 丙二醇的能力 ,建立了在两次浓缩和影印技术基础上的紫外诱变筛选方法 ,获得可耐受高浓度 1,3 丙二醇并且副产物中乙醇含量较少的优良突变菌株 5株。
- 金平张建刚佟明友刘树臣
- 关键词:甘油克雷伯氏肺炎杆菌1,3-丙二醇紫外诱变菌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长链二元酸生产菌的产物分泌及调控
- 从热带假丝酵母胞内二元酸积累和发酵液中pH变化两个方面,探讨了热带假丝酵母二元酸分泌的规律。实验证明,胞外pH降低会增加胞内二元酸的积累,而胞内二元酸积累说明细胞分泌二元酸受到抑制。因此,在二元酸发酵过程中pH的调节与控...
- 张全张建刚佟明友方向晨刘树臣
- 关键词:热带假丝酵母十三碳二元酸分泌
- 文献传递
- 色谱法分析1,3-丙二醇发酵液中的主要组分
- 本文分别用GC和HPLC对以甘油和葡萄糖为原料的发酵液中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样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 张建刚王领民金平孙爱华李淑兰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1,3-丙二醇发酵液气相色谱
- 文献传递
-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过程中的pH值梯度控制被引量:1
- 2003年
-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tropicalis)突变株SP UV 5 6进行十三碳二元酸发酵 ,研究了 pH值控制模式对产酸的影响 低pH值对维持菌体活性有利 ,但不利于菌体产酸 ;高 pH值能促进菌体产酸 ,但菌体活性有所下降 在研究中定义了 3个参数 pHe 值、Cp ,e和ΔpHe 菌体的产酸与ΔpHe 有关 ,通过实验建立了 pHe 值与产酸量Cp,e之间的关联式 ,提出了 pH值梯度控制策略 ,并确定了适宜的ΔpHe 以ΔpHe=0 2为推动力 ,建立了pH值连续控制方程 应用pH值连续控制方程进行发酵 ,转化 12 0h产酸量达到 14 5 2 g·L-1,较对照组的产酸量提高了 16 % ,适宜的 pH值控制范围为 7 5~ 8 2 ,为长链二元酸发酵技术实现
- 刘树臣李春张建刚张全王领民曹竹安
- 关键词:热带假丝酵母十三碳二元酸发酵技术PH值突变株长链二元酸
- 一种精制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 一种精制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本方法涉及一种从长链二元酸发酵液中分离并精制长链二元酸的方法。终止发酵液经分离菌体,制得粗酸,再重新加碱制成二元酸盐溶液、盐析处理、酸析结晶等步骤,有效地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和色素等杂质含量,从而可...
- 刘树臣彭永成张建刚吴巧顺刘纯郑世哲
- 文献传递
-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工业试验被引量:9
- 2002年
- 利用一株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SP -UV -5 6在 2 0m3 发酵罐中进行十三碳二元酸发酵的工业试验研究。采用等功率放大准则 ,确定了搅拌功率和搅拌速率 ;考察了搅拌器桨型对产酸的影响 ,采用六平叶涡轮搅拌器试验 ,连续发酵 3批次 ,培养 6d的平均产酸量为 15 6 .5 g/L ,较中试和小试的产酸量分别提高了 10 .2 %和 8.7%,最高产酸量达到 172 g/L ,与六箭叶涡轮搅拌器相比平均产酸量增长了 15 .5 %,但能耗增加 15 .6 %。选择一种有机溶剂 ,采用重结晶方法精制产物 ,产品中总二元酸质量分数达 99%以上 ,其中十三碳二元酸达 97%以上。
- 刘树臣李淑兰杨东张建刚方向晨韩崇仁
- 关键词:十三碳二元酸发酵热带假丝酵母
- 一种精制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 一种精制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本方法涉及一种从长链二元酸发酵液中分离并精制长链二元酸的方法。终止发酵液经分离菌体,制得粗酸,再重新加碱制成二元酸盐溶液、盐析处理、酸析结晶等步骤,有效地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和色素等杂质含量,从而可...
- 刘树臣彭永成张建刚吴巧顺刘纯郑世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