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迪
- 作品数:81 被引量:47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麦克阿瑟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景观物种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
- 2001年
- 结合保护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起来的景观物种的理论 ,为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及其生境开拓了新的视角。本文就景观物种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作一初步的介绍 。
- 吴咏蓓张恩迪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
- 嵌入式linux中nRF24l01驱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7
- 2011年
- 介绍了nRF24l01芯片的性能特点,并结合linux系统下字符设备驱动开发的流程和框架,设计了该芯片的liunx驱动程序。其中提出并验证了中断和巡检两种处理方式来接收和发送数据,以适应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开发需要。最后给出了基于此驱动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 李进王太宏张恩迪
- 关键词:NRF24L01LINUX字符设备
- 龟的危机
- 2000年
- 龟是动物界特有的一种爬行动物,它出现在石灰纪,与恐龙是同时代的古老动物。但在自垩纪末期,恐龙全部灭绝,而龟仍生存至今,故有“活化石”的美称。人类对龟的崇拜和迷信,历史源长。甲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将龟视为“护身之宝”。殷商时期,人们将占卜内容刻在龟板上,从而留下“甲骨文”。迄今历史学家还在依据甲骨文来证实上古的事记等。龟不仅是吉祥的象征,还是长寿的代表。正因为龟有如此诸多的经济价值,导致人们对其的“爱戴”日益高涨。
- 吴咏蓓张恩迪
- 关键词:爬行动物野生动物种群数量
- 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病毒性疾病诊断装置及方法
- 一种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病毒性传染疾病的快速诊断装置,由场效应晶体管生物芯片、微流体通道进样封装系统、电子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利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硅衬底上构建一个源极电极,一个漏极电极和在源、漏两极间的半导体沟道,在沟道上...
- 徐成李秋红许志张恩迪陈立宝王太宏
- 文献传递
- 基于STM32和μC/OS-Ⅲ的双触摸屏无线自助点餐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4年
- 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餐饮行业的传统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双触摸屏无线自助点餐系统。系统以ARM Cortex-M3核的STM32F103VB微控制器结合μC/OS-Ⅲ操作系统,由STR-18无线数传模块构建组网,具有位于两侧的方便就餐者点餐的双触摸屏,上位机由Visual Studio工具开发,上下位机无线通信方便了顾客的菜单传送到上位机和修改菜单,如此减少了服务人员、节约成本、提高了运作效率。
- 张恩迪余萌
- 关键词:STM32F103
- 保护生物学被引量:1
- 1991年
- 关于受到人为或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干扰的生物物种、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保护生物学的任务是为保存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原理和措施。
- 张恩迪盛和林
-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生物资源资源保护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河狸肛腺脂肪酸——4,4-二甲基二氢(口恶)唑衍生物在分析混合脂肪酸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2年
- 近来,人们对脊椎动物皮脂腺分泌物组分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目的在于在了解分泌物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化学分类学及外激素的研究。河狸(Castor fiber birulai)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欧亚的经济动物,其香腺的酒精提取物(即河狸香)被用作高级化妆品的香精成分,其组分已被详细研究。河狸发达的肛腺含有丰富油性分泌物。
- 虞启涛杨一呜徐宏发盛和林张恩迪
- 关键词:河狸GC-MS
- 江苏沿海地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其栖息地分析
-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全球重要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的中段,对于迁徙候鸟有重要意义.其中,江苏省的黄海沿岸滩涂湿地对受胁水鸟的保护尤为重要,是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黑嘴鸥(Chroicoceph...
- 何鑫程翊欣唐思贤陈珉张恩迪
- 一种权系数两级自调整的融合定位精度提高方法
- 2013年
- 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中,使用数据融合方法以提高探测系统的检测与定位精度正成为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定位算法,通过对各个传感器节点的定位信息的加权求和来进行数据融合,用来提高探测系统目标定位的精度。该算法采用两级自适应调整得到最优加权因子,首先利用线性最小均方差(LMSE)算法得到权系数的初始值,然后利用训练节点和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自适应地调整达到最优。对静态和运动目标的定位数据融合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单节点定位,提出的融合算法的定位精度有约1—2个数量级的提高。
- 刘志张恩迪
- 关键词:分布式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
- 上海地区重引入獐野放后的活动规律被引量:4
- 2016年
- 野生动物的规律性活动受外界环境和内在生理机制的共同作用,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是实施科学保护的基础。本文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重引入上海松江浦南林地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6只獐(Hydropotes inermis)的活动规律、强度和节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人为活动对獐活动规律的影响。松江浦南林地3只野放獐的活动强度平均为144.88 m/h,昼间活动强度略低于夜间,从夏季到次年春季活动强度依次降低,春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獐在松江浦南林地每日清晨(5:00~8:00时)和黄昏后(18:00~21:00时)出现活动高峰,午后(13:00~15:00时)存在小活动高峰,只有秋季存在凌晨活动小高峰,夏季和秋季的晨昏型活动节律明显。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3只野放獐活动强度平均为69.90 m/h,昼间活动强度略高于夜间,冬季活动强度显著高于春季。獐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晨昏型活动节律,活动高峰出现在接近正午时段(9:00~11:00时),尤其是冬季的雄性。人工投食、游客干扰等人为活动已经对野放獐的活动规律产生了影响。
- 何鑫裴恩乐袁晓徐桂林沈国平张恩迪蔡锋陈珉
- 关键词:活动节律无线电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