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新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每组20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脑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实验大鼠行为学评分,高压氧组与脑出血组比较14、21、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周围脑组织的HIF1-α蛋白表达均高于脑出血组,2组14、21、2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周围脑组织的PCNA蛋白表达高压氧组均高于脑出血组,7、14、21、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高压氧组高于脑出血组,2组14、21、28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vWF蛋白表达均高于脑出血组,2组7、14、21、28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能通过促进血管新生相关因子HIF1-α、VEGF、PCNA及vWF蛋白的表达,促进脑出血损伤组织血管的新生,增加血肿吸收,促进行为能力的恢复和机体的康复.
- 张树新彭争荣闫斐
- 关键词:脑出血高压氧行为学评分缺氧诱导因子
- 肌氨肽苷致过敏性休克伴剥脱性皮炎1例
- 2005年
- 闫农张树新杨冬梅
- 关键词:肌氨肽苷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病例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 高压氧治疗脑栓塞时机和剂量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对脑栓塞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进行高压氧(HBO)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6年2月期间入院,NIHSS评分在5分以上,起病时间不超过48h的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HBO A组、HBO B组和对照组(C组)。A组为起病48h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进行HBO治疗;B组为先行常规治疗,起病15d后再行HBO治疗;而C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各组治疗1个疗程(5d)后以NIHSS评分评价疗效;治疗90d后以改良Rankin评分(预后优良者,评分0~1分)评价疗效。3组患者均于症状达高峰后3d内和相隔21d后两次抽血,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各组治疗1个疗程后,3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d后,A组28例患者中11例预后优良,对照组28例只有2例预后良好,而B组28例中5例取得良好预后。3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MDA均有下降,其中A组下降最多。3组患者血浆中SOD含量,治疗后均有升高,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塞患者急性期进行HBO治疗,疗效较单纯常规治疗更好。HBO治疗对康复期患者仍然有效,但效果比在急性期积极进行HBO治疗差。HBO干预,能降低血浆中MDA含量,且越早效果越好。
- 张树新丁红
- 关键词:HBO脑栓塞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记忆商数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记忆商数(MQ)得分的变化及两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组和药物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MQ得分及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患者血清NO含量、MQ值均低于正常值,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O含量、MQ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高压氧组NO含量、M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NO含量、MQ值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高压氧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血清NO含量和MQ值,且NO与MQ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高压氧能进一步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修复神经元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加NO的合成,从而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水平。
- 张树新彭争荣丁红
- 关键词:脑梗死高压氧一氧化氮记忆商数
- 高压氧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脑炎(两者统称为结脑)的临床疗效,以建立结脑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我科2005年02月—2008年01月间确诊的64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全身抗结核化疗+口服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二者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体温、颅压、临床症状体征、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和脑脊液(CSF)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颅压降至正常,意识恢复时间及CSF中糖、蛋白质、氯化物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及并发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结脑疗效确切,有望缩短结脑的化疗疗程。
- 安慧茹王仲元张树新丁红刘琳李净王涛
- 关键词:高压氧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脑炎
- 高压氧对鼻咽癌细胞生长与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高压氧处理后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细胞生长抑制率和死亡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高压氧处理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分为A组(对照组)、B组(高压氧0.15MPa)、C组(高压氧0.20MPa)、D组(高压氧0.25MPa)和E组(高压氧0.30MPa)。采用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率,PI染色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的含量。结果高压氧处理各组的细胞死亡率、MDA含量均较A组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和M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高压氧处理压力升高而增加。结论高压氧处理增加实验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可能与高压氧处理增加鼻咽癌CNE-2细胞内氧自由基有关。
- 张树新彭争荣
- 关键词:鼻咽癌高压氧生长抑制率死亡率氧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