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兰 作品数:55 被引量:21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浆、CSF中ET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 ,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 :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 ,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 (CVS) 张泽兰 谭华 陈秀 甘西伦关键词:SAH 内皮素 降钙基因相关肽 血管痉挛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42 2004年 目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和自由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56例,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在发病1~72h内就诊,并经头颅CT证实,梗死灶体积≤10cm3,排除了脑梗死性出血。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丙二醛的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69±7.03,对照组为19.87±9.4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P<0.01),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谭华 李小刚 张泽兰 李作孝 李晓红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急性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血液流变学 血清 多梗死性痴呆患者痴呆程度和CT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多梗死性痴呆 (MID)患者痴呆程度和 CT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 44例 MID轻度痴呆、 40例中度痴呆, 38例重度痴呆患者脑梗死体积、部位及脑萎缩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D患者脑梗死体积和痴呆程度关系密切,梗死体积越大,痴呆越重。重度痴呆患者脑萎缩较轻度、中度痴呆患者更明显。痴呆严重程度与病灶部位无对应关系。结论 脑梗死体积及脑萎缩是影响 MID患者痴呆程度的重要因素。 罗华 熊先骥 张泽兰关键词:多梗死性痴呆 痴呆程度 CT 脑梗死体积 重症肌无力患者雷公藤多甙治疗后周围血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周围血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雷公藤多甙 (T )治疗 MG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将 5 2例 MG患者随机分为 T 治疗组及非 T 治疗组 ,观察两组前后及 40例正常对照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水平。结果 T 治疗组及非 T 治疗组治疗前血清 IL - 6、TNF及s IL - 2 R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T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IL - 6、TNF及 s IL - 2 R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而非 T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 IL - 6、TNF及 s IL - 2 R水平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MG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T 治疗MG的免疫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IL - 6、TNF及 s IL - 2 李作孝 张泽兰 谭华 熊先骥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雷公藤多甙 脑梗塞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32例正常人及40例脑梗塞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6活性,并对其中18例脑梗塞患者恢复期IL6活性进行了复查。结果:脑梗塞组急性期患者IL6活性〔(130.88±15.02)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4.23±13.81)kU/L〕,但低于恢复期〔(113.75±14.89)kU/L〕,P均<0.005;IL6活性变化与脑梗塞容积密切相关,梗塞容积越大,IL6活性越高;脑梗塞患者恢复期IL6活性显著低于急性期,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IL6在脑梗塞发生及发生后的病理变化上均起重要作用,检测IL6活性对推断脑梗塞容积的大小有一定意义。 李作孝 张泽兰 熊先骥 任德莲 谭华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外周血 脑梗塞 头皮针徐疾补泻法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89年 采用《头皮针穴名方案》的顶颞前后斜线,顶旁一二线,用改进的徐疾补泻法针刺,对100例中风偏瘫病人由针前五项主要体征记分15.290±0.461,增进为20.490±0.406疗效很显著(P<0.01)。补泻组5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47例有效率72.5%,疗效显著(P<0.05),提示补泻手法明显优于持续捻转的平针法。 陈静操 江永生 谌业华 周建伟 熊学琼 王锋 蒋保华 刘进先 何明英 李永宁 张泽兰 孙光瑜 谭琦关键词:中风偏瘫 徐疾补泻 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2 1997年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癫痫组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癫痫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无关,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血清sLL-2R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处于活化状态。 李作孝 熊先骥 张泽兰 刘永刚 彭建一 陈枫 王明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受体 癫痫 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观察腰穿 CSF置换治疗 SAH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行腰穿放出 CSF10 ml,再注入生理盐水 8ml,重复2~ 4遍后加地塞米松 10 mg鞘内注入。 2天重复 1次。结果 治疗组头痛迅速缓解 ,平均 4.86天 ,对照组 15 .2 0天 ;脑膜刺激征消失 ,治疗组平均 7.94天 ,对照组 15 .5 7天 ;CVS治疗组 1例 ,对照组 6例 ,治疗组死亡 2例 ,对照组死亡 7例。结论 腰穿 CSF置换是治疗 SAH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全面缓解症状和体征 ,减少 CVS的发生和病死率。 张泽兰 陈秀 王建学关键词:腰穿 脑脊液置换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感染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住院的 5 96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起病前后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①病前近期感染 2 6例 ,中青年 2 1例 (81.7% )。脑梗塞 19例 (73.1% )。病后医院感染 115例 ,平均年龄 5 2 .3± 16 .8岁 ,脑出血 6 1例 (5 3.0 % )。②感染以呼吸道为主 (6 7.8% ) ,泌尿道次之 (15 .7% )。③感染与病变部位无明显关系。与年龄、出血量、梗塞面积、病情轻重、抗菌素不合理使用有关。结论 :感染是中青年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感染是造成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张泽兰 陈秀 荣本兵 何晓英关键词: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999年 目的:为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改变。方法:分别对40 例患者和40 例健康人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 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P3 潜伏期明显延长,随着病情好转P3 潜伏期可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认为ERPs 作为一个电生理学指标能客观地反映出2 罗华 牟承信 熊先骥 张泽兰关键词:糖尿病 事件相关电位 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