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英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十味当归饮药效学及毒性观察
- 1993年
- 十味当归饮主要由当归、南沙参、三七、柴胡、野菊花,益母草等组成,口服给药能显著地抑制二甲苯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十味当归饮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和丙型链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表明十味当归饮具有抗炎、镇痛及体外抗菌作用。十味当归饮 ig 对小鼠的急性毒性 LD_(50)^(?)>840g/kg(以生药量计),连续 ig 大鼠一个月,剂量高达189.8g/kg(以生药量计),相当于118.6倍推荐临床剂量,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十味当归饮基本无毒。
- 袁伯俊陆国才张淑英刘俊平顾长虹戴祖瑞方裕强郭风川张纯
- 关键词:药理学毒性毒理学
-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受体5的基因克隆及该基因超家族成员氨基酸结构分析(英文)
- 2000年
- 目的 :获取有重要生物功能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受体 5 (hum an m onocyte chemotactic receptor5 ,hu CCR5 )。方法 :从人 PBMC中提取总 RNA和 poly(A) + RNA,而后经反转录合成 c DNA第一链 ,再以 PCR扩增出 hu CCR5 c DNA并插入融合表达载体 pc DNA3.0的 Bam H 和 Hind 位点 ,转化大肠杆菌 TG- 1,挑取克隆 ,酶切鉴定 ,序列分析。结果 :克隆出长度为 10 5 6 bp,编码 35 2个氨基酸的 hu CCR5 c DNA。并分析证明与该基因超家族氨基酸有 80 %同源性 ,与国外发表资料比较有3个碱基突变。 结论 :克隆出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5受体 ,为今后基础研究提供了较有用的材料。
- 郭葆玉张淑英余建国道书艳苗红邱磊
- 关键词:克隆氨基酸
- 人CCR55′侧翼调控序列克隆测定及基序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克隆人 CCR5 5′侧翼调控序列及其基序分析。方法 :设计单引物 ,利用单向多循环 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化人 CCR5 5′侧翼调控序列基因组 DNA,PCR产物作为序列分析模板。 结果 :得到长为 1.5 kb的人 CCR5 5′侧翼调控序列基因组 DNA序列 ,并对该区域的基序进行了分析。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基因组 DNA,特别是逆向扩增一些读框区 5′侧翼调控序列。
- 郭葆玉张淑英余建国道书艳卞广兴
- 关键词:CCR5克隆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4组,各30只:TNFR-Fc低剂量组(5 mg.kg-1)、中剂量组(15 mg.kg-1)和高剂量组(45 mg.kg-1)和溶媒对照组(溶媒2.0 mL.kg-1)。每只大鼠每100 g体重给药的容量0.2 mL。途径:sc,给药期:180 d。每周给药2次。给药90,180 d和停药后30 d,分别观察一般临床体征,检测11项血液指标、10项血液生化指标和24项器官或组织病理检查,测定抗体和抗体中和能力。结果一般体征和血液学及临床生化指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未见明显改变。实验组自第4周开始有大鼠产生抗体,第8周所有用药大鼠均产生抗体,各剂量组均未产生中和抗体。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给药各组动物的肝、肾有轻重不等的瘀血和轻度细胞水肿;可能为受试大鼠自身感染性病变或动物处死及组织处理过程产生的人为性损害。肺脏病变有灶性或片块分布的肺泡腔内出血,是由于动物处死挣扎所致。结论各剂量组大鼠均未出现明显的由药物导致的生理生化改变和病理损害,也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各组大鼠抗体均无中和TNFR-Fc活性能力,大鼠皮下注射TNFR-Fc的安全剂量为45 mg.kg-1。
- 郭竹英佘佳红姜华张淑英张晓东陈黛影袁伯俊
- 关键词:毒性
- 重组人脑利钠肽静滴对猴长期毒性试验
- 目的:观察连续静滴重组人脑利钠肽30天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方法:健康恒河猴雌雄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0.03、0.09和0.3mg/kg。,每天上午喂食前静滴,连续3...
- 陆国才袁伯俊吴浩余佳红张淑英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骨肉瘤化疗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在骨肉瘤化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裸鼠荷人骨肉瘤动物模型。分别及联合应用重组人MCP 1和高剂量氨甲喋呤 (HD MTX)对其进行治疗 ,并设立空白对照。观察瘤体的生长及病理指标。结果 MCP 1可抑制骨肉瘤体的生长 ,但效果不理想 ;HD MTX可明显抑制骨肉瘤体的生长 ,效果显著 ,但可出现肿瘤再生长 ;MCP 1可增强HD MTX对瘤体的抑制作用 ,且能明显延迟肿瘤再生长的时间。结论 重组人MCP 1在骨肉瘤进行HD
- 陈宗雄徐皓郭葆玉包聚良张淑英贾连顺
- 关键词:骨肉瘤瘤体MTX趋化蛋白人单核细胞
- 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IP1α、MIP1β和RANTES及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3、CCR5和CXCR4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细胞上CCR1、CCR3、CCR5和CXCR4的表达,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8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和RANTES的含量。结果:在48例尖锐湿疣复发者中,疣体组织细胞表达CCR5的有19例(19/48,39.5%)、表达CCR3的11例(11/48,22.9%),5例(5/48,10.4%)同时表达这两种受体;所有待测患者疣体组织细胞中未发现有CCR1和CXCR4的阳性表达;尖锐湿疣患者MIP1α和MIP1β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两组的RANTES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3和CCR5的表达及MIP1α和MIP1β的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病毒逃避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对于揭示尖锐湿疣的复发及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郭满盈王栋张淑英邱磊郭葆玉
- 关键词:尖锐湿疣炎症趋化因子类
-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克隆表达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huMCP-1)。方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提取 poly(A)~+ RNA,用 RT-PCR法扩增出 huMCP-1cDNA。将 huMCP-1cDNA插入融合表达载体 pGEXIN, 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获得高效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证明与 huMCP-1单克隆抗体有明显交叉反应。结论:huMCP-1基因的克隆并表达成功为今后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 王汉涛郭葆玉屠岳王元和张淑英孟荣贵
- 关键词:基因克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重组基因工程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的骨髓及血细胞观察被引量:4
- 1996年
- 主要观察了重组基因工程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腹腔注射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中血细胞和骨髓的刺激作用.实验分四组即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重组基因工程人红细胞生成素小剂量和大剂量组.连续给药3个月(每月测抗体1次)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骨髓等ll项指标.结果发现大.小剂量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非常显著增高,骨髓中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早、中、晚幼有核红细胞为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双核及核分裂多见.血小板增高,粒系增生相对受抑.停药30天后除部分骨髓象没有恢复正常外,血象指标均转为正常.
- 张淑英袁伯俊顾长虹陆国才刘俊平
- 关键词:基因工程红细胞生成素骨髓血液学毒性试验
- 纤维蛋白胶腹腔注射对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
- 目的本实验观察了Beagle犬连续腹腔注射(ip)纤维蛋白胶15天的毒性反应,以及停药30天的恢复情况。方法24条健康Beagle犬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溶媒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条,雌雄各半。本实验...
- 姜华戴小宇朱海戴益民张淑英袁伯俊陆国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