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统编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篇目选取的现状、特点及与高师教学实践的衔接被引量:1
- 2023年
-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让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的变化,引出了教学实践上作品分析的表层化、编排体系变革的立体化不适、教学方法的老套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一变化也会引发了新的机遇,选文中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人文审美性、体裁交叉性等特点,进一步提升高师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能力,对外国文学选文编排变化的应对能力,及对外国文学综合教学的实践能力,将更好地建立高师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衔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改革。
- 张磊
- 庄子生死观价值论维度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庄子承续了老子的"道论"视角及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探寻人生意义的终极根据。庄子将生命的终极价值根据定位在"道"的终极存在层面,突出了"道"作为一切价值和存在根源的至高地位。面对生死带来的人生困顿,庄子将现实的惨淡归因于"本真之性"的凋敝,并强调护养"本然人性",避免世俗功利私欲价值和道德智巧对实现人生终极自由造成屏障。在"与道为一"这一终极价值理想引导下,获得对世俗经验世界有限性的终极超越。庄子在解答生死问题、建构生死观的过程中完善并展开了他的"道论",并在"道论"的指导下反过来对生死问题做出最终的解答。在庄子的哲学中,生死观是与"道论"浑融互进、相辅相成的。在环绕"道论"而打开,面向终极"世界大全"("道")的生死观中,庄子寄寓了深厚的价值期盼。
- 张磊
- 关键词:庄子道论生死观
- 文学漂流瓶:论孙频的小说创作
- 2021年
- 作为80后女作家,孙频的创作体现出跨越青春写作的苍凉与凛冽,与5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风格相近,她曾谈及从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50后女作家的小说,并被她们严肃的文学观和鲜明的女性书写所影响。而在外国作家中,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孙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 张磊
- 关键词:青春写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女性书写外国作家文学观漂流瓶
- “逍遥”的秩序之维
- 2017年
- 在庄子的思想中,作为理想生命形态的"逍遥"内在关乎人的实践,具有实践智慧的内涵。与"任意"不同,"逍遥"以"道"为根据,以"本真之性"的解放为内容;在超越现实既成规范或制度束缚背后,以"道"的整体性为视域,强调超越分与杂而对统一与有序的期待。这种"逍遥"以承认现实世界的此岸性为依据,在突出心性论的意义上"本真之性"的前提下,描绘了理想的人伦社会形态,并在指导人们获得理想的"在"世实践形态中,展示了其实践智慧的品格。
- 张磊
- 关键词:庄子逍遥秩序
- 果戈理与俄罗斯文学被引量:1
- 2010年
- 果戈理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对整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为俄国作家所接受和继承,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后来的左琴科、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等。
- 张磊
- 关键词:果戈理左琴科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
- 先秦儒家对道家“无为”思想的丰富发展
- 2014年
- “无为”思想源于道家,但并不为道家所专有。本文试从儒家对道家“无为”思想丰富发展的角度,力图更加清晰地勾勒出“无为”思想在儒家的发展轨迹。
- 张磊
- 关键词:道家儒家
- 高师外国文学探究型教学模式及运用策略探讨
- 2019年
- 在高师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尝试以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核心,探讨文本细读、角色扮演、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和运用策略,以及如何适应中学语文教材篇目设置的变化。
- 张磊
- 关键词:外国文学探究型教学
- 从“忍”的视角论儒、道伦理实践的共通性
- 2021年
- 历来研究儒、道伦理的学者都不甚关注“忍”,也更少从“忍”的视角来讨论儒、道伦理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共通性。“忍”不只是一般所认为的否定性克制,而是内心肯定下的否定性调控。从实践过程看,“忍”就是自我不断成长以致能控制局面的过程。其过程可以分成区隔、胜出和自如三个阶段。在伦理实践中,“忍”的过程就是实践主体的道德信念从确立、强化到认同的心理过程。儒家伦理实践中的“忍”表现为立志、不动心和大公顺应三阶段;道家则是守静、凝神和合道三阶段。虽然儒、道追求的伦理目标不同,但在伦理实践的过程中都呈现出“忍”的三个阶段,以此证明儒、道伦理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 张磊
- 关键词:道家伦理道德信念不动心凝神
- 探究型教学中《神谱》的多重解读
- 2019年
- 在高师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和深层次的解读。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学中的瑰宝,《神谱》被誉为希腊神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奥林匹斯神系为归宿,最终完成了希腊神话的统一。通过探究学习,可以从弑父主题的开创、女性起源的神话、海洋文明的彰显这三个视角,对《神谱》进行多层面的解读。
- 张磊
- 关键词:海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