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疟疾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疫情
  • 3篇中华按蚊
  • 3篇流行性
  • 3篇狂犬
  • 3篇狂犬病
  • 3篇按蚊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疫情分析
  • 2篇流行性乙型脑...
  • 2篇脑炎
  • 1篇疫苗
  • 1篇疫情回升
  • 1篇人间狂犬病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机构

  • 12篇南阳市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2篇张红普
  • 6篇陈广玉
  • 4篇王万松
  • 4篇王庭柱
  • 3篇孙侠
  • 3篇张文韬
  • 2篇王卫民
  • 2篇卢千超
  • 1篇孙建伟
  • 1篇李峰
  • 1篇郝宗宇
  • 1篇崔士磊
  • 1篇张爱梅
  • 1篇朱谦
  • 1篇张彦平
  • 1篇李春兰
  • 1篇闫秀芳
  • 1篇陈广玉
  • 1篇赵妮
  • 1篇李晓翔

传媒

  • 5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阳市疟疾流行因素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影响本地疟疾流行的相关因素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阳市及重点县市区疟疾疫情和媒介监测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年桐柏县南部山区发生疟疾局部暴发流行并波及相邻的唐河县部分乡镇,至2000年疟疾又出现发病高峰,发病数达到3688例,通过采取控制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管理并重的综合性防治策略,2005年,全市疟疾发病降之1995年以来最低点874例,自2001-2005年,连续5年均为散发。2006年疟疾疫情回升到1083例,2007年全市疟疾发病继续回升,达到1363例,比去年上升25.85%,出现23个灶状暴发点;邓州市的裴营乡寇营村出现疟疾流行,在全乡启动了Ⅳ级疟疾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密度也有增多的趋势。结论南阳市疟疾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受疟疾流行周期性规律的影响,也与媒介密度增加和传染源管理工作有所放松等诸多因素有关。
王万松陈广玉张红普
关键词:中华按蚊疟疾
南阳市1997-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南阳市1997-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录入、分析南阳市1997-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数据。结果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南阳市HFRS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呈冬季高峰。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平原高于山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5.39%;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87.43%;男、女比例为4.03∶1;2006年流动人员中发病占61.54%。结论加强对HFRS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科学灭鼠防鼠,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HFRS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孙侠张红普陈广玉王万松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河南省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掌握河南省狂犬病门诊监测点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方法对河南省南阳、郑州两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少儿组是狂犬病暴露危险人群,时间分布上夏秋季节较为集中,暴露部位主要为下肢和上肢,以浅表单处伤居多。暴露后绝大多数人都能及时处理伤口,到门诊就医者基本上都能坚持全程疫苗接种,注射抗血清的为数不多。暴露人群免疫后抽样检测,抗体全为阳性。结论重视全民,尤其是少儿狂犬病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做到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和抗血清注射。加强犬只管理,减少暴露发生。
孙建伟陈广玉郝宗宇闫秀芳张红普张彦平张爱梅赵妮朱谦
关键词:狂犬病
南阳市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接种国产人用狂犬病疫苗后的抗体产生效果,为加强狂犬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来我中心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人群血清抗体进行检测,采用间接ELISA法测狂犬病毒抗体,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程免疫接种者1892人,血清狂犬抗体阳性率为97.20%,未完成全程接种者51人,抗体阳性率为4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1);全程免疫者中,检测男性血清961份,抗体阳性率为96.77%,女性血清931份,抗体阳性率为97.64%,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全程免疫者各年龄组间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P〈0.05),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60岁。组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60岁以下各组;抗体阳性率四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7,P〉0.05);各年度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第一次全程免疫后抗体检测阴性者53人,经加强1针免疫20d后测定抗体,51份转阳性,阳转率为96.23%。结论按规定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才能保障有效产生抗体预防该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加强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功能较低的老年人及免疫失败者进行加强免疫很必要。
李晓翔张红普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抗体
南阳市疟疾回升原因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南阳市疟疾发病规律,分析疟疾回升原因。方法采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南阳市疟疾疫情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桐柏县南部山区发生疟疾局部暴发流行并波及相邻的唐河县部分乡镇,全市疟疾发病数由上年的119例突增之2 616例,2000年发病数达到3 688例。通过采取控制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管理并重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疟疾发病出现稳步下降的态势,自2001年-2005年,连续五年均为散发病例。但是,2006年疟疾疫情回升,2007年继续回升到1363例,比2006年上升25.85%,部分县乡出现暴发点。结论此次疟疾回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疟疾周期性流行特点的影响,也与传染源管理不力有关,还可能与社会和自然因素以及传播媒介的变化相关联[1]。
孙侠陈广玉王万松张红普
关键词:疟疾疫情回升流行病学分析
中华按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南阳市中华按蚊对DDT、马拉硫磷、溴氰菊酯及氟氯氰菊酯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区分剂量死亡率判定抗性程度。结果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3种药物的区分剂量死亡率在80%~97%之间,为初步抗性群体。对DDT的区分剂量死亡率<80%,为抗性群体。结论 DDT停用多年后仍有较高的抗药性,而菊酯类药物的抗药性初步形成,其未来抗药性发展可能成为媒介按蚊控制的最大障碍,应加强抗药性监测,以便有效控制媒介按蚊。
崔士磊李峰陈广玉张红普王庭柱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杀虫剂敏感性
南阳市1954—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南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阳市乙脑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1990年以前每8~10年发生一次较大流行,1991年以来乙脑发病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乙脑病例的主动监测,提高血清学检测率以提高乙脑诊断的符合率,是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关键。
卢千超陈广玉张红普王卫民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防制措施
2005-2017年南阳市媒介按蚊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南阳市传疟媒介。方法2005-2017年,选择南阳市唐河县马振扶乡和桐柏县淮源镇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半通宵人诱法和清晨帐内捕蚊法进行传疟媒介调查。结果2005-2017年,南阳市2个监测点室外半通宵蚊帐内人诱法捕获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0.65~22.30只/(人·h),密度高峰为6、7月;仅2008-2011年在桐柏县捕获嗜人按蚊,平均密度为0.03~1.10只/(人·h)。2005-2011年,南阳市2个监测点清晨帐内捕蚊法捕获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0.08~0.24只/(顶·夜),密度高峰为每年7、8月;仅在桐柏县捕获到少量嗜人按蚊,平均密度为0.01~0.02只/(顶·夜)。结论南阳市存在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两种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
王庭柱张文韬张红普
关键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疟疾媒介
1953年-2006年南阳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2008年
目的对南阳市1953年-2006年狂犬病疫情分析,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2006年南阳市发生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南阳市54年来,共报告狂犬病541例,平均年发病率0.125/10万;1953年-1957年共发生狂犬病236例,1980年-1996年共发生狂犬病223例,经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制措施,自1997年-2003年连续7年无狂犬病病例报告。但2004年再度出现疫情,至2006年共发生狂犬病82例,疫情明显上升。结论狂犬病应引起政府和多部门重视,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
孙侠张红普陈广玉王万松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2010-2017年河南省南阳市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分析2010-2017年南阳市疟疾疫情特征,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出建议。收集2010-2017年南阳市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资料,采用Excel 2003软件分析疫情概况、地区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感染国来源、病例诊治与报告时间、诊断报告单位。结果显示,南阳市2010-2017年共报告疟疾病例375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81例(占48.3%)、实验室诊断病例194例(占51.7%);间日疟306例(占81.6%)、恶性疟61例(占16.3%)、卵形疟7例(占1.9%)、三日疟1例(占0.2%);本地感染病例299例(占79.7%)、输入性病例76例(占20.3%)。2010-2011年,南阳市以间日疟病例为主,存在本地感染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 2012-2017年,南阳市无本地感染病例,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南阳市13个县(市区)均有疟疾病例,唐河县病例数最多(61例),西峡县病例数最少(5例)。性别分布中,病例以男性为主,占69.1%(259/375),女性占30.9%(116/375)。年龄分布中,病例年龄最小的是1岁,最大的是86岁, 40~49岁和50~59岁人群病例数较多,分别占24.3%(91/375)和18.9%(71/375); 0~9人群病例数最少,占2.1%(8/375)。职业分布中,2010-2011年病例以农民为主, 2012-2017年病例以民工为主。月份分布中, 2010-2011年,南阳市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数量的高峰期集中在5-10月,占80.3%(240/299); 2010-2017年, 7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来源包括非洲(占90.7%)、东南亚(占4.0%)、南亚(占4.0%)和云南-缅甸边境(占1.3%);病例数居前的5个国家分别是尼日利亚(21例)、安哥拉(11例)、喀麦隆(9例)、赤道几内亚(5例)和乌干达(5例),占67.1%(51/76)。自2010年9月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后,疟疾病例发病到至诊断的平均时间为4 d,诊断到至报告的平均时间为1 d。2010-2011年以乡镇卫生院诊断报告为主,占68.4%(216/316);2012-2017年以地市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报告为主,占86.4%
王庭柱张文韬张红普
关键词:疟疾疫情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