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心境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判断的影响
- 本研究采用短片诱发心境的方法,用正性和负性两种情绪事件作为判断任务,在控制人格变量的前提下,探讨了大学生在不同心境下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中是否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本研究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心境(愉悦,悲伤)和...
- 张萍卢家楣
- 关键词:心境
- 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由状态到特质
- 感恩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帮助产生的感激之情。感恩情感的研究不仅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为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感恩情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途径。感恩情感可以分特质性感恩情...
- 张萍卢家楣
- 认知重评干预对大学生状态感恩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考察认知重评干预对提升大学生状态感恩的效果,并初步探索感恩情绪的生理指标。方法:以自编情境故事为实验材料,借助多参数生物反馈仪设备,采用想象体验实验范式进行了三个认知重评实验:42名大学生动机重评、40名大学生代价重评、45名大学生价值重评。结果:1在动机、代价、价值重评干预后,被试情绪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即负性情绪降低(M_(前测)=3.13、2.44、3.07,M_(后测)=1.77、1.78、0.79),感恩情绪上升(M_(前测)=1.38、1.24、1.20,M_(后测)=3.75、3.60、4.40)。2在动机、代价、价值重评干预前后,被试血容量搏动振幅、血容量搏动频率、皮电等指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论:动机重评、代价重评、价值重评等干预可以提升个体的状态感恩,感恩情绪与血容量搏动频率、血容量搏动幅度、皮电等多项自主反应指标有关。
- 张萍张敏
- 关键词:干预
- 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NMR Scale)在中国大学生被试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对629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施测,并依次对该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NMR-C)具有单维结构特性,由20个项目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NMR-C单维结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相关分析显示NMR-C与情绪调节策略、抑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等效标之间相关显著;信度分析发现NMR-C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3,4周后重测信度为0.75。结论:NMR-C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较好地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被试。
- 李志专张萍孙丽娟
- 关键词:大学生信度
- 青少年情绪弹性的团体干预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研究采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设计,通过情绪心理的知识讲座、情绪的认知调节策略训练以及情绪体验训练等活动,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为期五周的团体干预,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进行测量,比较两班被试在干预前和干预5周后情绪弹性及其两个因子得分上的变化。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班被试在情绪弹性总分以及两个因子分上不存在差异。干预后实验班被试的情绪弹性总分和积极情绪能力因子分与前测分的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被试的情绪恢复能力因子分与前测分的差异显著;实验班和控制班被试在后测情绪弹性总分以及两个因子分上存在非常显著。这说明团体干预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情绪弹性尤其是积极情绪能力。
- 张敏张萍
- 关键词:情绪弹性团体干预
- 社会实践在“90后”大学生心育中的作用
- 2013年
-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人格塑造和情绪调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心育中的作用,需建立健全高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并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加强挫折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
- 张萍邱懿
- 关键词:社会实践心育功能
-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8下降到-0.27,P<0.01);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亦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29下降到0.19,P<0.01)。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在神经质、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张萍汪海彬
- 关键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外倾性主观幸福感大学生
- 感戴情绪的发生条件:认知评价的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感戴情绪是指个体在接受他人帮助后所体验到的感激心情,这种情绪是伴随着个体对帮助情境的评价而产生的。为了揭示感戴情绪发生的认知条件,研究以自编8种不同实验条件的情境故事为刺激材料,采用2×2×2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考察被试对动机、代价、价值三个变量的认知评价,揭示感戴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对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以及恩惠价值的评价是受惠者产生感戴情绪的认知条件;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恩惠价值各自独立地对感戴情绪的发生产生影响;知觉到的利他动机、高代价和重要价值能产生更为明显的感戴情绪。
- 张敏张萍卢家楣
- 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在青少年情感素质的理论框架下,进行青少年情感能力的研究。青少年情感能力是指青少年以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本研究编制了《青少年情感能力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调查。结果发现: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我国青少年情感能力正向积极,但低于总体情感素质平均水平,其中情绪体验因子最高,而情绪感染和情绪调控两个因子则最低;情感能力与师生关系和教师有情施教关系密切。
- 竺培梁卢家楣张萍谢玮
- 关键词:情感能力情绪感染情绪认知情绪体验情绪调控
- 不同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路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系统探讨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深层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6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不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2)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健康的预测效应是直接而显著的;(3)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的简单中介作用实现;(4)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结论:大学生防御机制对其健康不同侧面存在不同影响路径.
- 李志专张萍
- 关键词:防御机制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