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浆
  • 2篇皮素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梗塞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浆内皮
  • 1篇血浆内皮素
  • 1篇血浆内皮素-...
  • 1篇血脂
  • 1篇整合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膜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膜
  • 1篇脑动脉
  • 1篇脑动脉硬化

机构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3篇彭艳
  • 3篇薛慎伍
  • 3篇王树才
  • 2篇胡荣东
  • 2篇张象温
  • 1篇潘继军
  • 1篇葛树业
  • 1篇陈青
  • 1篇李云峰
  • 1篇张兆岩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萎缩血浆内皮素-1、降钙素相关肽与血脂改变分析
1998年
目的:探讨脑萎缩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脂改变与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ET1CGRP,生化分析仪自动检测血脂。结果:患病组血浆中ET1、APOB、甘油三脂、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GRP和APOAI又略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ET1、血脂的增高、CGRP的降低是引起脑缺血性改变的主要因素,长期脑缺血后导致缺血区神经元坏死及脑萎缩。早期对指标异常者治疗可以降低脑萎缩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薛慎伍彭艳王树才张象温李云峰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内皮素脑萎缩血脂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与梗塞灶大小、部位及病程的关系被引量:12
1998年
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浆ET-1,以探讨ET-1血浆浓度的改变与ACI发病的关系。结果:梗塞组血浆ET-176.7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26Pg/ml(P<0.01)。梗塞灶≤2cm3和>5cm3两组间血浆ET-1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病后一周内不同时间血浆ET-1有显著差异,其中24hET-1水平最高(P<0.01)。因此ET-1增高不仅可使血管收缩,诱发脑卒中发生,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对脑中风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薛慎伍葛树业陈青王树才张兆岩彭艳胡荣东张象温
关键词:脑梗塞内皮素血浆病程
急性脑梗死淋巴细胞膜CD_(18)百分含量测定
1998年
1996年4月~1997年8月作者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淋巴细胞膜CD18的百分含量(下称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6年4月~1997年8月对本科住院的60例老年ACI患者淋巴细胞膜CD18...
薛慎伍胡荣东彭艳潘继军王树才
关键词:淋巴细胞整合素脑梗塞CD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