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英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围手术
  • 4篇围手术期
  • 4篇系统康复
  • 4篇康复
  • 3篇置换术
  • 3篇术后
  • 3篇术后围手术期
  • 2篇人工肱骨头
  • 2篇人工肱骨头置...
  • 2篇人工肱骨头置...
  • 2篇肱骨
  • 2篇肱骨近端
  • 2篇肱骨近端骨折
  • 2篇肱骨头
  • 2篇肱骨头置换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近端
  • 2篇近端骨折

机构

  • 4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4篇彭英
  • 4篇闫汝蕴
  • 2篇张大成
  • 2篇陶莉
  • 2篇刘晓华
  • 1篇张洪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2003年康...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HHR患者20例,术后24小时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时间:术后24小时-术后12个月。康复方法:第一阶段(术后0—6周):肩...
闫汝蕴刘晓华陶莉彭英
关键词:康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肱骨近端骨折
文献传递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治疗HHR患者20例,术后24小时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术后12周,患者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日常生活;GEPI评分:术后6周25.6%±2.6%,术后12周10.2%±3.1%,治疗结束时8.3%±1.6%;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到正常范围;术后24周,肩部肌肉肌力达到4级以上,能够完全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结论:HHR患者术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闫汝蕴刘晓华陶莉彭英
关键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临床研究
目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方法:从2002年2月至2002年8月共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50—69岁,均为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骨水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方案分为三个阶段:(1)手术...
闫汝蕴张大成彭英
文献传递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5
2003年
目的:前瞻性地进行双侧一次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2年8月住院治疗TKR患者2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双侧一次性TKR的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术前)、第二阶段(术后0—20天)、第三阶段(出院后),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术后康复治疗从术后第1天开始。结果:病例随访6—12个月,总共42个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出院时(术后10—20天):膝关节屈曲:100°—120°,平均101°±11.3°;伸直:10°—30°,平均10.4°±8.6°;膝关节周围肌力达到4级以上;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患者能够脱离拐杖行走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结论:双侧TKR患者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必需的,对双侧TKR患者更为重要。
闫汝蕴张大成彭英张洪
关键词: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围手术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