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应
- 作品数:97 被引量:3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膳食纤维与癌肿被引量:24
- 2002年
- 高膳食纤维饮食同部分癌肿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可能机制:⑴膳食纤维可以吸收水分、稀释致癌物质浓度、促进排出;⑵膳食纤维可在结肠内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丁酸,可以调节细胞凋亡、影响原癌基因表达,以及发挥促进正常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膳食纤维还有利于化疗引起的肠道炎症恢复。尚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膳食纤维在体内的作用机制。
- 徐仁应曹伟新
- 关键词:膳食纤维丁酸原癌基因肿瘤抑制
- 不同年龄性别腰围百分位值对儿童NAFLD的预测价值
- 目的:在校学生NAFLD检出率及腰围百分位值对儿童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上海市浦东新区6~14岁学生1180名进行检查,男性572名,女性608名。所有学生采集人体测量指标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
- 万燕萍徐仁应方华陆丽萍张晓敏蔡威
- 关键词:体质指数腰围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
- 文献传递
- 同龄同性别腰围第85百分位值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在校学生(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检出率及腰围百分位值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14岁学生1 180名进行检查。所有学生采集人体测量指标(体重、身高、腰围、臀围)、体脂含量和肝脏超声。【结果】1 180名在校学生NAFLD发生率为2.1%(25/1 180)。男生NAFLD检出率远高于女生。体质指数正常学生NAFLD检出率仅为0.6%(6/934),而超重和肥胖学生则分别为3%(4/137)和13.8%(15/109)。6-9岁和10-14岁女性/男性儿童腰围P85分别为63/70 cm和72/72 cm。同龄同性别腰围P85值对NAFL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和86.9%。【结论】上海地区6-14岁在校儿童NAFLD总检出率为2.1%。同龄同性别腰围P85值可作为儿童NAFLD的早期预测指标。
- 万燕萍徐仁应方华陆丽萍张晓敏蔡威
- 关键词:体质指数腰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
- 7~14岁学生HOMA-IR指数分布及与代谢综合征和炎症因子的关系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7~14岁学生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分布及与代谢综合征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采集366名7~14岁学生(男生163名,女生203名)的人体测量指标(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和空腹血胰岛素等数据,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OMA-IR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男、女学生的HOMA-IR指数第75百分位值分别为3.62和2.88。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总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均与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HOMA-IR指数超过第75百分位值,男、女学生的年龄、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和收缩压显著增加(P<0.05),舒张压无显著变化;男生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CRP水平无显著变化;但女生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HOMA-IR指数增高,男生的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等显著增加,女生仅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等增加,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
- 万燕萍徐仁应沈婉蓉张晓敏曹丹罗开莉蔡威
- 关键词:炎症因子儿童青少年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体温超过38℃天数以及肠外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能、非蛋白热能、脂肪乳剂、蛋白质和葡萄糖用量、非蛋白热能与氮比值以及糖脂比。结果36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1.8±6.9)岁,肠外营养时间(10.6±6.3)d,总导管留置时间3 336 d。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5%(9/3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7和2.518(均P<0.01)。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是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 徐仁应单成迪万燕萍沈婉蓉张晓敏
- 关键词:老年肿瘤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 儿童肥胖与脂质代谢紊乱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肥胖病门诊7~18岁患儿283例,其中男性179例、女性104例。测量体重、身高、腰围及臀围,酶比色法测定空腹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283例患儿超重15例、肥胖268例。147例血脂水平异常,其中1项异常100例、2项异常34例、3项异常和4项全部异常分别为11和2例。TG升高131例、TC升高42例、HDL-C降低和LDL-C升高分别为20和17例。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体质指数(BMI)仅与血清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3,P<0.05)。腰围不仅与血清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也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5)。腰围与血脂紊乱的程度呈正相关(r=0.17,P<0.01)。以同龄同性别腰围95th百分位值为标准,将283例患儿分为腰围正常组和腰围异常组,则腰围异常组患儿血清TG显著增高(P<0.01),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肥胖儿童脂质代谢紊乱以血清TG和TC升高为主。与BMI相比,腰围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更密切。同龄同性别腰围95th百分位值可作为诊断儿童腰围正常与否的临界点。
- 万燕萍徐仁应阮奕吴颖洁陆丽萍
- 关键词:肥胖体质指数腰围血脂紊乱儿童
- 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研究孕前体重状况与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以上海2家医院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采集产妇指标(年龄、身高、孕前BMI、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分娩前体重、血三酰甘油)和新生儿指标(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孕周)。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孕前BMI分组,将新生儿是否为巨大儿作为因变量,孕期增重作为检验变量,对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分别使用ROC曲线计算界值,得出孕期合理体重增长的上限值。结果共纳入1 286例产妇,平均年龄(28.8±3.7)岁。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分别为239例(18.6%)、872例(67.8%)和175例(13.6%)。孕期平均增重(15.4±4.7)kg,其中孕期体重增长过少206例(16.0%)、正常4 8 8例(3 7.9%)、过多5 9 2例(4 6.0%)。新生儿出生体重(3 3 8 0±3 8 4)g,巨大儿发生率6.0%(77/1 286)。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9%(7/239)、5.6%(49/872)和12.0%(2 1/1 7 5)。巨大儿产妇孕周、孕前BMI、孕期增重、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前超重、孕周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孕期体重增重界值分别为20.8、14.8和15.3 kg。结论孕前超重、孕周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巨大儿发生相关。
- 李浩捷沈敏沈婉蓉谈韬陆丽萍徐仁应万燕萍
- 关键词: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巨大儿
- 出生体重与儿童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关系
- [目的]以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作为第一种肥胖(obesity-1)筛查指标,以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作为第二种肥胖(obesity-2)筛查指...
- 韩效艳万燕萍张晓敏徐仁应陈之琦汪佳璐谈韬蒋莹蔡威
- 关键词:出生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肥胖儿童
- 脂肪乳剂对老年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肝功能损伤影响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脂肪乳剂在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相关肝功能损伤(PNALD)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仁济医院402例老年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纳入标准:年龄≥60岁;确诊为恶性肿瘤,无远处转移且接受肠外营养前肿瘤已完全切除;接受肠外营养前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接受肠外营养≥7d;采用“全合一”方式配制肠外营养液,且经过中心静脉输注。排除标准: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期间患者死亡。年龄(71.7±6.8)岁,平均接受了(10.2±5.9)(7~61)d肠外营养支持。77.4%(311/402)患者使用了脂肪乳剂,22.6%(91/402)患者输注了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液。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的平均供给量分别为(1.8±0.7)、(0.9±0.4)和(0.7±0.2)g·kg^-1·d^-1平均供热量和热氮比分别为(69.8±27.2)kJ·kg^-1·d^-1和(660.4±255.4)kJ:1g氮。结果402例老年肿瘤患者PNALD的发生率为15.2%(61/402)。接受不含脂肪乳剂肠外营养支持老年患者PNALD的发生率为8.8%(8/91),而接受脂肪乳剂老年患者PNALD的发生率为17.0%(53/311),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2,P〉0.05)。脂肪乳剂种类和用量对PNALD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升高天数(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001)和γ-谷氨酰转移酶(P〈0.001)是PNA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给老年肿瘤患者术后应用脂肪乳剂是安全的,且对PNALD的发生未产生显著影响。
- 徐仁应万燕萍单成迪沈婉蓉陈之琦张晓敏陆丽萍
- 关键词:老年肿瘤脂肪乳剂
- 老年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研究老年肿瘤患者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术后行PN的老年肿瘤患者。采...
- 徐仁应单成迪万燕萍沈婉蓉张晓敏
- 文献传递